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7部分

己的MSN,然後新增聯絡人,在聯絡人欄目內輸入Mary@,她想試一試,Mary@這個郵箱是不是註冊了MSN。片刻的等待之後,她幾乎要額手稱慶了,她又一次成功了!聯絡人新增成功!她將自己的MSN上的名字修改為“迷途的羔羊”,之後的事情讓她激動得流下眼淚,Mary居然上線了!蘇青迅速獲取了Mary的IP地址。她將獲得的IP地址輸入分析庫,天啊!太不可思議了!Mary居然在廬山!

書 包 網 txt小說上傳分享

紅綾扇 第二十三章(1)

中三路283號,是一座典型的哥特式建築。然而,其建築材料卻全是未經修整的岩石。整座建築更像是一箇中世紀城堡,粗獷、古樸。透過婆娑的樹影,夕陽的餘暉給古老建築蒙上一層迷離而神秘的色彩。

這就是赫赫有名的“耶穌昇天教堂”。這座教堂始建於1910年,而在它之前,這地皮屬於安徽省安慶市美國基督教“聖公會”。1896年11月這家聖公會從李德立手上買下這片地皮後,曾經蓋過一幢別墅,但在1905年後,他們卻把這座別墅拆了,於是這塊地皮上就有了這座教堂。關於這座教堂的傳奇很多,其中最著名的應該是獲得諾貝爾文學獎的賽珍珠了。

諾貝爾獎一直以來是中國二十世紀的一個痛,話題不斷被人再提起。其實諾貝爾獎長長的獲獎名單裡,不乏華人的身影,然而這些華人的發現和成就都是在國外得到的,只有一個諾貝爾文學獎誕生在中國,獲獎者卻是個外國人。雖然我們無法將此殊榮作為自己國家的榮譽,但是獲獎者卻將自己的文學成就歸功於中國。她在諾貝爾文學獎授獎儀式上莊嚴地說:“我屬於美國,但恰恰是中國小說而不是美國小說決定了我在寫作上的成就。我最早的小說知識,關於怎樣敘述故事和怎樣寫故事,都是在中國學到的。今天不承認這點,在我來說就是忘恩負義。”她就是1938年諾貝爾文學獎得主賽珍珠,她的以中國為題材的《大地》三部曲對中國農民生活進行了史詩般的描述。

而這座教堂就是賽珍珠曾經居住和生活的地方。

蘇丹被這座教堂迷住了,吸引她的,不僅僅是教堂的莊嚴肅穆,還有鑲嵌在岩石中的五彩斑斕的玻璃窗,以及爬滿牆壁的斑駁陸離的青苔。眼前的一切,都是那麼神奇,那麼和諧。一時間,蘇丹彷彿被眼前的景色迷惑,居然忘記了此行的目的。

教堂建築佈局呈正十字形,大門剛好位於長軸的一端,門是關著的,蘇丹按下門鈴。片刻之後,厚重的鐵門開了一道小小的縫隙,一位黑紗蒙面的修女探出半張臉,疑惑地看著門外的不速之客。

蘇丹連忙說:“我找瑪麗嬤嬤!唐詩讓我來的。”

那個修女並不說話,只是將門開得更大一些,能讓蘇丹勉強進去。蘇丹剛一踏進去,那扇大鐵門就迅速地掩上。腳下,是一條長長的,碎石鋪就的甬道。甬道筆直地延伸到城堡的心臟——教堂大廳,可以看出,甬道恰好處在十字長軸的中心線。甬道兩旁是綠茵茵的草壇,在寸土寸金的廬山中央別墅區,擁有這樣的草壇無疑是一種奢侈。修女看了蘇丹一眼,用目光示意蘇丹,彷彿在說:“跟我來!”蘇丹跟在修女的身後,沿著甬道走向教堂深處。當她們快要走到大廳門口時,修女轉身走向旁邊的一個小門,小門太小了,只有弓著腰才能進去。蘇丹亦步亦趨地跟在修女後面。進了小門之後,身軀倒是能夠正常站立。眼睛又立刻不適應了。裡面的光線太暗,幾個小小的電燈泡發出微弱的暗紅色的光。蘇丹看清楚眼前是一條窄窄的樓梯,石砌的臺階,盤旋而上,並排站不開兩個人。修女一言不發地走在前面,一直走到蘇丹兩腿發軟,兩眼發昏。終於上到頂端,頂端又是一個小門。修女拿出鑰匙,開門。門內是一條與剛才的樓梯同樣狹窄的通道,甚至燈光也是同樣的昏暗,讓蘇丹感到無比的壓抑。走到通道盡頭,又是一扇小門。當修女開啟這扇小門時,蘇丹感到豁然開朗。一縷陽光透過牆壁上一扇小小的玻璃窗照進來,在經歷了長長的黑暗和壓抑之後,陽光,是那麼的彌足珍貴。蘇丹快步走進去,站在陽光照射的地方,貪婪地張開雙臂。那一道光柱,如同舞臺上的追光,打在蘇丹身上。蘇丹,像是被鍍了金的天使,渾身發出熠熠的光芒!

“嘭”的一響,蘇丹身後的門,突然間關閉。蘇丹大步衝過去,企圖開啟那扇門。門,從外面鎖上了。蘇丹的拳頭砸在門上,“咚咚”地響,她高聲叫喊:“開門!開門!我要見瑪麗嬤嬤!”但是,她的聲音,卻無法穿透厚厚的石壁。報警,蘇丹想到報警,她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