們一起商議。”
劉廷翰回頭看了一眼跟到後面的右龍武將軍趙延進,說道:“你來向楊爵爺稟報吧!”
趙延進神情有些緊張,嚥了口唾沫,抱拳拱手說道:“回稟楊爵爺,剛才末將登高遠望檢視敵情,發現情況不對勁。”
楊仙茅哦了一聲,問:“有什麼不對勁的?”
“遼軍的兵力比探馬報的數字要大,漫山遍野望不到邊,恐怕會超過十萬,人數上多過我們。同時,他們鐵騎列於陣前,分成幾個縱隊,準備突襲,將我軍分割之後包圍,這是遼軍使用騎兵慣常的戰術。”
楊仙茅點點頭,他吃過這個苦頭,上一次跟著宋太宗出征幽州,就是被遼軍的鐵騎殺入宋軍之中,將宋軍分割成若干塊圍殲。而宋軍主要是步兵,一旦落入敵軍騎兵包圍中,會非常慌亂,迅即潰逃,遼軍鐵騎乘機追殺,步兵是跑不過騎兵的,兵敗如山倒,那樣一來,死傷慘重。
趙延進又接著說道:“我軍現在把兵力分成八處,每一處之間相隔百步以上,那不正是遼軍希望的嗎?他們不會吹灰之力就可以將我們包圍,連穿插分割都不用,直接往我八個兵團中間的縫隙衝過,就可以形成包圍之勢,那時候我軍必然軍心大亂,必定全線潰敗,那時候就完了。”
楊仙茅頻頻點頭,心想這話沒錯,自己怎麼沒想到這一點呢?說明自己臨敵經驗太少,也沒有像這位趙延進將軍那樣親臨前線視察敵情,所以沒這樣的發現。
楊仙茅問道:“那我們該怎麼辦?”
“變陣!立刻將八陣為前後兩陣,前後呼應,前陣衝殺,後陣支援,以拳頭對拳頭與遼軍來個硬碰硬,看誰厲害。”
楊仙茅點頭道:“我覺得可以,我不懂兵法,你們最好還是召集李漢瓊將軍和李繼隆將軍他們一起商議。”
劉廷翰苦笑說道:“楊爵爺,他們幾個都已各自領兵趕赴自己的集結點,人已經走了,我找誰商量去啊?所以才找你。爵爺你是監軍,你說這件事該怎麼辦?”
楊仙茅好生看了一眼這劉廷翰,心想這人倒不傻,知道自己幾斤幾兩。他領導的部下全都比他官高得多,他不敢妄做主張發號施令,一定要徵求諸位比他官階高的部下的意見,當真深諳為官之道。
楊仙茅說:“遼軍慣用的戰術伎倆是用鐵騎撕開幾個口子,強行穿插,將我軍分割包圍。上次幽州之戰我們就吃了這個大虧,不能重蹈覆轍。而現在敵人鐵騎還沒把我們撕開,我們自己卻主動分成了八塊,別人包圍起來簡直不費吹灰之力。一旦我軍八個陣營相互之間聯絡被切斷,各陣營各自為戰,又是步兵打騎兵,必然軍心大亂,一旦潰敗可就慘了。所以,我個人認為趙將軍剛才的建議非常好。把八個陣營變成兩個陣營,前後呼應,遼軍鐵騎無法從正面衝擊將我軍切割包圍,因為我們前後有兩個陣營。就避開了遼軍擅長的穿插分割。這主意很好。應該馬上變陣。”
趙延進一聽得到爵爺的讚賞,十分興奮,對楊仙茅抱拳說道:“爵爺熟讀兵書,深諳戰法,果真是久經沙場的大將。末將十分佩服。”
第334章 擔當
劉廷翰聽到楊仙茅贊同,一下有了主心骨,說道:“那好,既然監軍也同意這個方案,卑職就立刻派人去把其他幾個將軍找回來,緊急商議。”
趙延進道:“遼軍已經列好陣營,隨時準備衝鋒,必須要讓遼軍先不出擊,等我軍調整陣營之後,就不怕他們了。現在需要的時間,我怕遼軍等不到我們將他們召集起來重新佈陣,就會發動進攻,那樣可就全完了。”
楊仙茅眉頭一皺,說道:“現在需要拖延遼軍,不讓他們進攻,以便我們有時間重新佈陣,是不是這個意思?”
趙延進鄭重的點了點頭,面有憂色:“可是現在,有什麼辦法能讓遼軍暫時不進攻呢?”
楊仙茅皺眉思索,回想這幾天看過的兵書,忽然想到看過的一則古代戰例赤壁之戰:三國時曹操的大軍攻打吳蜀聯軍,周瑜為了穩住曹操,不讓曹操搶先發動進攻,以便火燒戰船,便讓黃蓋使苦肉計向曹操詐降,然後用快船沾滿了乾草和油脂,加以偽裝之後,藉著東南風快速向曹軍連在一起的戰船接近。曹軍還以為是黃蓋來投降了,所以不加戒備,結果戰船被燒成了一片火海,潰不成軍。吳蜀聯軍趁機發動進攻,曹操的軍隊結果大敗。
自己何不使用詐降之計來延緩遼軍的進攻,同時還可以利用遼軍的懈怠,主動出擊,打遼軍一個措手不及。
想到這,楊仙茅道:“我倒有一個計謀,不知道行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