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間,前朝的宮宴剛結束,眾人送走了皇上,這才從殿裡出來。
許久未曾露面的成王今日也進宮了,雖然自始至終沒有同皇上說上一句話,可是態度也是不卑不亢的。當年先帝尚在,幾位皇子裡數成王登基稱帝的可能性最大。畢竟這位不僅深的太后喜歡,在先帝面前也是說得上話的,且結交了一眾權臣。最顯眼的便是當時的鎮國公了。
不少朝臣也自以為算準了,迅速了站了隊伍。可惜他們算對了開頭,沒有算中結尾。成王勢大,解決了眾位皇子以後,卻還是陰差陽錯的與大位無緣。
最後登基的當今聖上。
至於這裡面的彎彎繞繞,他們這些人便不清楚了,能清楚的只有一件,成王之前的動作,不過是為他人作嫁衣裳罷了。
皇上登基後,成王自然也沒有落得好,不過亦沒有出狠手。這裡面,大概是因為先帝的囑託。先帝仙去的時候,宮裡面只剩下三位皇子,除去皇上和成王,便只有一個尚未啟蒙的小皇子了,先帝也是擔心皇上會趕盡殺絕,特意囑咐了皇上要善待弟兄手足,還要善待朝中老臣。
不過,雖是這樣,成王這幾年過的還是萬分低調。除了重要的朝會,旁的一概不去。他那嫡子倒是與他不同,行事都乖張地很,是京中數一數二的紈絝,荒唐事做了一樁又一樁。也不知是那位成王妃寵成這樣的,還是成王為了降低皇上的戒心故意養成這樣的。畢竟成王府裡,並不缺子嗣。
皇家的事情,向來是摸不透的。
成王和幾位大臣一道出來,那幾位心裡雖然想的各有不同,但是成王的面子還是要給的,一路說了不少奉承話。
出了宮門,成王向身邊的幾位道,“幾位大人先走,本王還有別的事情,不能同行,失禮之處還請見諒。”
成王能得先帝賞識,很大一部分要歸結於其長相,成王和先帝生的確實有五分相似,以至於他們沒回見到成王都有幾分恍惚,就彷彿看見了先帝。
他這樣說,旁人可不會真蠢地不說話,畢竟這位再怎麼樣,也是位王爺,紛紛道,“成王說的哪裡話,您先忙,我等就先回去了。”
“諸位慢走。”成王立在原處朝他們說道。
宮門外是各家的馬車轎子,眾人上了馬車,直接走了。眼下是大年夜,他們也得趕快回府去,因而也沒空探究成王為的究竟是什麼事,各自散開了。
成王身邊只跟著兩個小廝,看起來很是文弱,其中一個見人都走了,問道,“王爺可要將馬車趕過來?”
“不必,這點路,還是走過去吧。”
前些日子斷斷續續連著下了好幾日的雪,現在宮門外面還有點冷,小廝擔心王爺被凍著了,忙將手上拿著的大氅給他披上。
成王見他這樣也沒有斥責。這小廝忠心是忠心,就是跟在他身邊的時間太短了,他原是練過武的,縱使這些年勤於練習,也不會畏懼這區區寒風。
走了許久,終於在街角處見到了人。不是別人,正是方才從宮宴中出來的建安侯。
成王上前,語氣熟稔道,“許久不見,建安侯別來無恙啊。”
楊志成原本見到他,也沒有太拘束。只是聽他這樣說,莫名地覺得有些尷尬。他也沒有繞彎子,直接問道,“不知成王叫楊某過來所為何事?”
方才在宮宴上,有人遞給他紙條,他見了之後才守在這處。雖說早猜到是成王,但是對他的目的還不甚清楚。
楊志成是鎮國公長子,太后娘娘的親侄子,按輩分他同皇上同成王都是平輩的,幼年同成王也是有過交情,但是成王事敗以後,鎮國公府便不再同成王府有什麼來往了,他和成王也在沒有交結。今日過來,還是看在以往的情分上。
成王好似沒有注意到他話中的生硬,笑著說,“難道沒事便不能找你建安侯了嗎,我不過是想敘敘舊而已。”
楊志成乾笑兩聲道,“敘舊?成王是想在這裡敘?”
此處連個人影也沒有,又是外面,天寒地凍的,楊志成信他就有鬼了。
成王見他這樣,不好再賣關子,問道,“不過是幾句玩笑話,本王今日叫你過來,確實有要事相商。”
“不知成王所為何事?”
成王卻沒有直接說,反而問道,“今日宮宴上怎麼沒見鎮國公?”
楊志成臉上陰鬱,道,“家父身子不適,便沒有過來,勞成王惦念了。”
“說起來鎮國公也算是本王的長輩,這些年本王都沒有前去探望,實在是心中有愧。鎮國公身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