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4章 封位

附皇后娘娘。餘下的幾位妃子,一如寧昭媛,薛充儀,杜昭儀,雖然也是九嬪之一,但是性子和善,不會為難你的。”

錦繡點點頭,回憶了一遍淑妃說的話,似乎宮裡暫時被分為三派,一派以皇后為首,一派以德妃為首,這兩派之間的鬥爭又牽扯到了前朝勢力之間的勾心鬥角。

鎮國公楊家,錦繡也是聽說過的,先帝再位時就已經威風赫赫,揚名朝野,若不是皇帝登基以後,以尚書大人柳秉承來壓制,怕是指鹿為馬的戲份又要上演。

大魏宣宗時改革官職,以三省分丞相事務,又以六部分其權,只是實行的時間並沒有多長,且三省之中又一尚書為首,民間多把上書省長官視作丞相,皇上也睜一隻眼閉一隻眼,是以才有了“柳相”這一稱。

鎮國公和柳家對立,皇后和德妃更是水火不容。

這剩下的一派就是如淑妃這樣,各自有各自的成算,或想著明哲保身,或想著逆流而上,不過威脅性不大。

“該說的我就說這麼多,怎麼做還得看你自己,這宮裡的人吶,最怕的就是連該做什麼都不知道。”淑妃意有所指地說了這麼句話。

錦繡不做多想,只以為她是有感而發。

在淑妃處留了許久才走,聽到的訊息也挺多。如今她們三人無權無勢,能夠知道的資訊有限,僅僅靠著知秋一人打聽恐怕是來不及了,淑妃這些話,倒是避免了錦繡不長眼,得罪不認識的嬪妃的可能性。

槍打出頭鳥,錦繡被淑妃立起來當靶子,本來就是一件危險的事,這時候要是得罪了那個厲害的角色,以後還有輕鬆的日子過嗎。

內侍省事情處理的極快,還未到午時,就送來三名宮女,三名小太監。那幾個宮女看著也都不錯,瞧著最機靈的那位叫玲瓏,真是應了她的玲瓏心思。長得一臉憨相,個頭中等的叫宜香,最後那個桃花眼,似嗔似笑,生得最好看的叫明玉。

錦繡覺得,明玉身上最好看的,就是那雙桃花眼了,多媚啊,隨意眨個眼,裡面嫵媚的氣息彷彿都會溢位來。錦繡羨慕地不行,很想伸手摸一摸,可惜她是杏眼,怎麼都做不出那樣風情。

這三個人名字也都挺合適,錦繡並不擅長取名,總是為了一個名字想半天,覺得這又不好,那又不行的。所以知秋知夏的名字到現在還沒有變過,錦繡覺得這兩個名字挺好聽的,要是給她取,還不知道有多麻煩。

當初給珍珠起名時存了壞心思的,現在她同這下新來的宮女又沒有仇,何必改別人名字,就讓她們原來怎麼叫現在還怎麼叫。

另外三個小太監,錦繡就更沒想過要改名字了。因為不用小太監近身伺候,他們被分配到院子裡做守門打掃之類的活,幾個小宮女就暫時跟在知夏知秋身邊,等過段時間再做打算。

錦繡到不需要他們忠心,忠心這東西太虛了,說不準,彼此都還是才見一面的陌生人,談什麼忠心不忠心,人心隔肚皮,這宮裡除了她身邊的兩人,其餘的再難相信了,等日後性子都摸清楚了再說吧。

下午,錦繡帶著內侍搬到了杜蘅殿,正式過起了她的才人生活。

殿內都已經打掃過來,連外面的牌匾都擦拭過了。杜蘅,名字好聽,又是香草,香草美人,真是個讓人心情愉快的名字。

幾人合力,收拾地很快。加上錦繡本來就住進宮裡沒有多少天,除了從葉府帶出來的東西,就只有淑妃賞賜的衣料首飾了,都比較輕便,整理起來也不難。

等殿內都弄好了,又覺得腹中飢餓,這才發現天還早著,遠沒到晚膳的時間。

杜蘅殿這邊主子淡定,宮人也如什麼也沒發生過一般,新來的還沒有適應,知夏兩人閒不住的忙前忙後,白蓮一心向著淑妃,錦繡一時間竟然連個說話的人也沒有,無趣至極。

只是別的宮裡可就像是翻了天。宮裡哪有什麼秘密呢,除了皇上的訊息別人或不敢打聽,或打聽不到,其餘人的,只要有心什麼探不到。

聽說皇上去了未央宮用膳,這事本來就玄乎,誰想到第二日竟然一紙令下,受封的那人還是個庶女。

淑妃接庶妹進宮一事,宮裡知道的也不少,但都沒當一回事,畢竟有那麼多的前車之鑑在這,想動歪腦筋也要先掂量掂量。誰知這沒聲沒息地十多天都過去了,卻來了這麼一出。

幾番打探,才知道原來這個小才人是個會廚藝的,每日守著時間往御書房送東西,竟然真的惹皇上動了心思。脾氣好的只道幾聲好運氣,脾氣不好的就差撕了帕子罵一句狐媚子了,只等著明日親眼看看這狐媚子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