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色漸暗,水風連綿不絕,湖畔草木錯落,倒影與景色重疊。
船隻靠近碼頭,夏林希率先上岸,蔣正寒跟在她後面,原本打算和她說點什麼,卻見她的臉色忽然一變。
公園門口,停了一輛銀白色賓士,車牌號包括了她的生日,毫無疑問,這是夏林希母親的座駕。
她還沒有反應過來,手機鈴聲忽然響了。
夏林希接了電話,她母親的聲音立刻傳來:“寶貝,你們同學聚會還沒結束嗎?我剛好路過這家酒店,把車停在公園邊了,等了你二十多分鐘,你們都在忙什麼呢?”
夏林希向前跨了一步,和蔣正寒拉開了距離,她走到近旁的一棵樹下,再次望向公園門口時,媽媽已經拎包下車了。
“我在公園裡,”夏林希答道,“聚會結束以後,我一個人來划船了。”
言罷,她有一種說不上來的感覺。
為什麼高考結束了,她還是要千方百計地撒謊?
編造這種謊言,似乎是出於她的本能,本能告訴她假如說了實話,她的媽媽絕對不會支援她。
和父母坦誠溝通是一件困難的事,他們對她的期望很高,約束很多,不允許出錯。中學時代的六年以來,樁樁件件的瑣事都可以佐證她的結論,與此同時也讓她養成了一個習慣,凡事更傾向於悶在自己的心裡,而不是傾訴給她的父母聽。
媽媽開口問:“一個人划船幹什麼?”
夏林希尚未回答,她媽媽又說:“快過來吧,我看到你了。”
大概十分鐘之後,夏林希姍姍來遲。
她坐上副駕駛的位置,自覺繫好了安全帶,又把手提包放在腿上,一副乖巧又聽話的模樣。
媽媽也踩下了油門,接著丟擲她的問題:“剛才在電話裡問你呢,你一個人來公園幹什麼,竟然還跑去划船了,你沒學過游泳,出了事可怎麼辦?”
夏林希道:“下次不會了。”
媽媽點了點頭,沒有繼續深究。
夏林希開啟手機,螢幕側向另一方,確保她媽媽看不到。
然後給蔣正寒發微信:“你明天有空嗎?”
他道:“上午下午都有。”
夏林希鬆了一口氣,把手機放進了包裡,她略微斟酌了片刻,和她媽媽申請道:“明天我想去圖書館看書,中午可能不回來了。”
媽媽瞧了她一眼,刨根追底地問道:“哪一個圖書館,你想看什麼書啊?”
夏林希撓了撓頭髮,正準備回答這個問題,她媽媽緊跟著又說:“這才剛剛高考完,你要是不想待在家裡,我給你報一個旅行團吧。”
假如報了旅行團,很多天都見不到蔣正寒。
思及此,夏林希拒絕道:“再過幾天就出成績了,我還是待在本市比較好,順便預習大學的課程,開學之後也不會太吃力。”
順便預習大學的課程。
沒錯,就是這樣。
夏林希在心中感嘆,她編出了一個完美的答案。
媽媽拿出墨鏡,戴完了才開口道:“你起步比別人早,才能跑得比他們快,等你成績出來之後,你選一個經濟管理專業……”
夏林希不假思索道:“我想選數學專業。”
這一句話氣勢強硬,所以她放緩了語調,跟著補充了一句:“我沒有接觸過經濟管理,對數學的興趣更大一點。”
可惜媽媽沒有采納她的意見。
傍晚她的父親也回家了,繼而召開了一場家庭會議。此時高考成績尚未公佈,父母都認定夏林希能上清華北大,因此討論的都是專業選擇問題。
爸爸對她動之以情,曉之以理:“聽爸爸的,選那個建築系,建築系的名氣大。”
“選擇一個專業,不是因為名氣大,要看有沒有用,”媽媽隨即打斷道,“寶貝,你念一個經濟系,或者金融系,媽媽能幫你鋪路。”
夏林希捧著一杯果汁,喝了半杯也沒有答話。
次日清晨,她說是要去圖書館,結果去找了蔣正寒。高三階段時間緊張,很少有約會的空閒,當下考試結束了,正好他們無事可做,夏林希就想補回來。
這一補,就補到了分數揭曉的那一天。
別的學生都是先查分,然後心懷忐忑地選學校,夏林希沒有來得及上網,她的手機就被打爆了。
比起高考的總分,她先一步知道的,是她全市第二的排名。
班主任在電話中和她說:“夏林希啊,你考得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