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鐘剛過兩點半,幾位投資人就現身了,其中兩位還帶著秘書,一副公事公辦的樣子。
為首的投資人年紀最大,眼角眉梢可見皺紋,頭髮倒是烏黑鋥亮——然而他的兩鬢隱隱泛白,大抵是染出來的一頭黑髮。
“我姓衛,”那人自我介紹道,“防衛的衛。”
蔣正寒站在他面前,與他握手道:“衛董您好。”言罷笑道:“沒想到衛董會親自來。”
衛董事長點了點頭,目光偏向了斜前方——他的秘書立刻會意,走近一步拉開椅子,好讓董事長坐下來。
“我們是從上海來的,只在北京待一週,”衛董事長說,“你的情況,我聽小馮介紹過了。我們這一年投資的產品,沒有一個包含雲服務的,就差這一項了……”
他翹著二郎腿,語氣分外慈和:“站著說話不方便,大家都坐下來吧。”
衛董事長剛剛提到的“小馮”,乃是一位幫助蔣正寒穿針引線的馮總。
蔣正寒認識這位馮總,還是今年二月份的事,那時他們學校邀請馮總蒞臨,開了一場面向計算機系的講座。在這一場講座上,馮總不僅談到了創業,還給蔣正寒留下了聯絡方式。
人脈就像一張網,利滾利,人滾人,網才能越拉越大。如今,這張網織到了衛董事長的身邊,蔣正寒也很看重這一次機會。
大概在好幾年以前,出現了一陣網際網路創業之風,那時的天使投資人還會扶持草根創業,但是近幾年來,投資人更傾向於選擇認識的熟人,或者由熟人介紹的熟人——而在聯絡後者的時候,甚至還會用中介試探一番。
他們的謹慎並非空穴來風。當今的創業者多如牛毛,市面的產品彷彿雨後春筍,一群接著一群不斷冒出來。
作為一個職業投資人,只投一個創業公司那是找死,他們要投資的,是儘可能多的、將來有一定機率成功的創業者。
從表面上來看,蔣正寒符合要求。
但他實在太年輕了,也沒有過硬的背景。
衛董事長沒再說話,另一位投資人開口道:“你們公司的產品剛上線,我們內部就有人關注了。除了xv、、以及華為這種大企業的分部門,還沒有哪一家民營公司,是專門做雲服務的。”
蔣正寒笑道:“市場確實有一部分空缺,目前我們公司也開始盈利了。”話中一頓,他簡略介紹產品:“公司的服務分為三大塊,包括雲端儲存,雲資料分析,還有即將推出的跨平臺合作,涵蓋廣告過濾、線上直播、圖片鑑黃。”
蔣正寒話音剛落,錢辰拿出準備好的資料,分發給了在座的投資人。
所有人都坐在椅子上,唯獨錢辰是站著的,他的態度尤為誠懇,遞交材料的時候,是用雙手捧過去,投資人接到手裡,他也不忘開口道謝。
中介打電話的時候,說是有四個投資人,但是他們一共來了六個——多出來的那兩位,正是隨行的秘書。錢辰也沒有忽視他們,同樣給了一份介紹資料。
其中一位秘書道:“我在一個微信公眾號裡,見過你們的營銷廣告。”那秘書是一位三十歲的姐姐,戴著黑框眼鏡,打扮十分乾練,她接著添了一句:“我去試用了你們的產品,我買的是個人服務,內容是基礎資料分析。”
錢辰馬上笑道:“您試過個人服務,感覺如何呢?”
秘書並非關鍵性人物,因此她不敢過多評價,她選擇了謹慎地回答:“操作面板簡單,功能蠻不錯的。”
錢辰依然站著,語調稍微放鬆:“您說的操作面板簡單,也是為了實現扁平化。”語畢又笑了一聲,給他們端茶倒水。
他知道投資人很忙,沒空和他們寒暄,因此他略一思索,儘量精簡了語言:“我是跟著蔣總跑業務的,不懂技術……”
“你多大了?”一個投資人笑問道,“職業銷售嗎?”
錢辰看向了他,臉上熱情洋溢:“您說職業銷售嗎?我和您說實話,我也不清楚自己算不算得上,但是我每天都在想,怎麼才能把公司營銷做得更好。”
蔣正寒笑道:“客戶劃分和營銷方式,都在資料的第三頁。”——他的話音剛落,投資方下意識地翻了翻,也跟著掃了一眼。
錢辰繼續說:“我不太懂技術,算是電腦白痴,但是產品剛上線,我就去試了試。不用看任何說明,直接就能用起來。”
“我從前在xv工作,當時產品有一個問題,就是介面設計複雜,經常接到使用者投訴,”蔣正寒說到這裡,意識到了衛董事長的目光,他緩慢地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