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外一部分支援自治學社。
大漢貴州軍政府成立,由都督、行政總理、樞密院組成,楊藎誠為都督,周培藝為行政總理,張百麟為樞密院院長。革命成功後,張百麟主張“團結一致,同心協力,共濟時艱”,對劉顯世等人採取寬容態度,命其為樞密員兼軍政股長。
平剛、黃澤霖等人對此十分反感,他們認為,劉顯世“乃虎而冠者,累代盤踞興義,魚肉鄉人,今為沈撫招至,以抗革命,權為委蛇,伏我肘腋,此而不誅,將必為患。”主張採取斷然措施。張百麟不以為然,宣稱“我以至減待人,人必無危害我”,絲毫不加提防。
貴州立憲派不甘於自治學社得勢,暗中派人入雲南請劉子璇派人入黔奪取政權。陳浩對此早有佈置,徐錫麟率領一個旅的部隊就駐紮的鎮遠府,自治學社和立憲派鬧得不可開交時徐錫麟率兵進入貴陽“調停”。
徐錫麟是光復會成員,在立憲派當中有大量支持者,他順理成章被推舉為貴州都督。原本1912年發生的滇軍入黔事件,由於大量劇情的改變再不會發生了,徐錫麟率兵駐防後調停了立憲派和自治學生的矛盾,貴州軍政府走上了正軌。
徐錫麟早就效忠了陳浩,他擔任貴州都督以後,陳浩事實上控制了廣西、貴州和雲南大部,成了獨佔三省的大軍閥。(未完待續。。。)
正文 第五百六十四掌 川南鎮撫使
1911年10月“武昌起義”後,保路同志會在成都成立“大漢四川軍政斧”,蒲殿俊任都督,朱慶瀾任副都督。。
新任“大漢四川軍政斧”的都督蒲殿俊,上任沒幾天便不顧勸阻,執意要進行大閱兵。1911年12月8曰,大閱兵在成都東校場外如期進行。因軍餉遲發,閱兵中途發生兵變,站在檢閱臺上的都督蒲殿俊、副都督朱慶瀾倉皇逃離。
亂兵從校場中蜂擁而出,在成都城內四處搶劫。一時遍地皆盜,草木皆兵。那些打著革命旗號的保路軍、舊軍官和土匪沒什麼區別,帶給成都的不是勝利後的喜悅,而是一幕慘劇。
身為軍政部長的尹昌衡也被圍困,多虧異人白乎乎妖孽率領的警衛隊戰鬥力強悍,掩護他自亂兵中突圍。來到鳳凰山新軍駐紮處,尹昌衡召集幾百名新軍,慷慨陳詞,淚如雨下:“全川存亡,在此一舉,只要眾軍聽命,昌衡願作先驅,生死不計!”
尹昌衡說完拔軍刀斬斷一樹,大聲道:“若有畏縮,同如此樹”。新軍官兵深受感動,願效死力。於是尹昌衡率領學生軍策馬提槍,進入成都平定**,這一年尹昌衡27歲。
哥老會的“同志軍”也大舉進城,四處捕殺亂兵,成都城內一時血雨腥風。在成都最為緊急時,人們又想起了那位退位的總督趙爾豐,他手裡還有擔任他的警衛部隊的3000巡防軍。
於是大量商民紛紛跪請趙爾豐維護治安,趙爾豐起初以恐涉嫌疑不便干預,紳民固請。於是趙爾豐發了一張佈告,要求所有亂兵必須立即回營,既往不咎,否則軍法從事。佈告的落款是“卸任四川總督,現在川滇邊務大臣”,沒有蓋印,只用硃筆畫了一個“印”字。
兵變當晚,成都城內的三股勢力,同盟會、保路運動首領們及駐軍軍官們,分別召開了三個會議,商議應如何在善後中獲得更多的好處。大量玩家紛紛找npc領取各種各樣的任務,有想要改變劇情讓趙爾豐上位的,有想要保路同志會獲勝的,也有想搭尹昌衡順風車的,怎一個亂子了得。
第二天各派在皇城內至公堂開會,實力最強、腰桿最粗的尹昌衡被公選為都督,四川諮議局副議長兼哥老會老大羅倫出任副都督,同盟會的董修武出任總政處總理兼財政部長。
趙爾豐在危機時刻發出的佈告,為他帶來了極大的麻煩。一些別有用心的謠言,說是他在幕後策動了這次兵變,目的是為了他復辟。憤怒的趙爾豐寫了篇《辯誣問》,為自己辯解:“鄙人當大權在手之時,何事不可為,與其破壞於後,曷若不讓與先。”
革命黨決定要解決趙爾豐這個對於他們最大的威脅,處決趙爾豐的最大理由,是他煽動了12月8曰的兵變。但所有的證據都無法顯示趙爾豐試圖重新奪回被他自己送出去的權力,相反,證據幾乎都指向那些指控他、審判他、並且處決他的人。
最有可能發動兵變的兩個人,年輕軍官尹昌衡、四川諮議局副議長兼哥老會老大羅綸,如願地坐上了都督與副都督的寶座。趙爾豐令尹昌衡和羅倫感到巨大的威脅。他們下決心要借用趙爾豐的腦袋,讓自己坐得更穩固。
趙爾豐依舊無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