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336章 邀請。合約。系列片。

會的話,那麼導演工會會將合適的導演推薦過去。這種導演看上去最自由,但卻往往很多年都拍不到一部片子。原因很簡單,絕大部分電影公司都有自己的簽約導演,電影公司自然是優先考慮自己的導演。而所謂的簽約導演就是第二種,這種導演要麼和電影公司籤部頭約,約定要合作多少部電影;要麼就是和經紀公司簽訂代理合約,而經紀公司則會將導演和合適的演員乃至劇組成員打包與電影公司簽署合約。這種導演算是導演圈的主流,基本上的一二三線導演都在這其中。最後一種就是所謂的一線頂級導演或超一線導演們,他們往往會開設自己的製片公司,不僅參與自己電影的製片工作,也會投資一些他們看中的電影。這種導演開設的製片公司基本上也屬於中小規模的製片公司,也算是導演中混得出色的那批人了。

劉涵知道自己距離開設自己製片公司的計劃還有很遠,因此找一家電影公司或經紀公司簽署導演合約才是最好的選擇。如今李瑋工作室已經遞出了橄欖枝,劉涵覺得自己如果不識大體地拒絕掉的話,估計整個華夏電影圈就真的沒有自己的一席之地了。

想到這裡,劉涵笑著說道:“既然李導如此看重,那我還有什麼好拒絕的呢?”

既然劉涵答應了下來,於是李瑋就和劉涵先簽署了一份導演合約。如果劉涵能將《電鋸驚魂》拍好的話,那麼李瑋工作室未來將和劉涵簽署三年拍攝五部電影的合約,其中三部是《電鋸驚魂》系列片的後續或前傳。劉涵起初對《電鋸驚魂》這個名字還感到陌生,可等到他拿到劇本的時候,他才發現這個故事似曾相識。這個故事脫胎於自己的那個電鋸殺人狂的恐怖片,但是卻越發要精明許多。單就劇本描述來看,這部電影不僅僅是一部血漿恐怖片,更是一部懸疑驚悚片,甚至還參雜了心理片和人性批判等元素在裡面。可以說,這部電影如果拍攝成功的話,不但是一部成功恐怖型別片,更有機會在一些b類乃至A類電影節上拿獎。

所謂b類電影節指的是專門型別片的競賽型電影節,比如西班牙的錫切斯國際奇幻電影節就是以奇幻電影、恐怖電影和驚悚電影為專門型別的競賽型電影節。這個電影節對於恐怖片來說,算得上是最高獎了。而A類電影節則是不分型別的競賽型電影節。至於c類和d類則是非競賽型電影節和紀錄片及電影短片電影節。雖然是A、b、c、d這樣分類,但是四個類別之間並沒有高低區別。不過就知名度來說,倒真的是後面的類別不如前面的類別。

和劉涵簽完合約之後,李瑋就以製片人的身份開始帶著劉涵組建起劇組團隊起來。獨立製片公司和大片廠公司之間的最大區別就在於獨立製片公司的僱員很少,劇組成員絕大部分都是透過各大工會或經紀公司進行招募的。這種方式的好處和壞處都很明顯,好處在於團隊成員可以優中選優,如果能力不行就可以立刻解僱;但壞處在於這種臨時組建的團隊,其磨合程度肯定不如人家長期在一起的團隊,就算這些人再專業,但人總是情感動物不是?

李瑋這邊則是結合了雙方的有點,特效團隊、攝影團隊和燈光團隊這些對專業性要求非常高的團隊,李瑋則是透過組建關聯公司的形式將他們變成自己的御用團隊,而其他成員則還是透過相關工會或經紀公司去招募。不過劉涵在和這些碰完頭之後,還是要按規矩讓自己的劇本走綠燈系統。

他首先和工作室的編劇團隊開始商量如何結合李瑋的劇本對自己的劇本進行大修,同時還要保留未來開發系列片的伏筆。等編劇團隊拿出初版劇本之後,經過劇本醫生的修訂和高層的修改意見之後,再進行最終版劇本的操作。等最終版劇本被確認之後,那麼劇組組建工作就可以正式啟動了。

而在劇組組建之前,勘景團隊也出發尋找合適的拍攝地點去了。雖然有可能劇本不會透過,但是勘景的來的資料是可以錄入資料庫的,如果下次有類似的劇本那就可以直接拿出來確認。

和李瑋走完這些流程之後,劉涵不得不佩服李瑋對電影工業流程吃得非常透。李瑋工作室的現在流程不僅保留了現代電影工業流程的精華所在,同時又簡化了流程中的一些冗餘環節,並且還降低了整個輸出產品的投資風險。

就在李瑋帶著劉涵熟悉工作室的辦公流程和環境的時候,李瑋的秘書阿曼達拿著一份傳真找到了李瑋。

“李導,這是電影協會那邊轉過來的一份傳真,說是有一部‘國字號’電影需要您參與制片討論。邀請函他們正在快遞過來,我們明日大概就能收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