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3部分

,劉琨帶了官兵回北大營交差,月容一行人則進城直奔張府。

臨別之際,月容施禮道謝:“一路上有勞劉世子,多謝了,改日定當登門拜謝。”

劉琨一笑:“某也是順路,秦小姐不必多禮。家妹一直惦念秦小姐,真心希望能跟小姐再聚,如今小姐到了京城,家妹恐上門叨擾,到時請小姐不要嫌棄才是。”

☆、京華

張孝軒進了張府大門,急急直奔張老太爺的寢院,月容疾步跟在後面,進了院子,張孝軒直接去老太爺寢房,月容則由一個老嬤嬤領進了東廂坐候傳見。

張孝轅一邊喚著“父親”,一邊抬腿進了父親的寢房,卻發現老太爺坐在窗前,神清氣爽,正在悠然品一幅畫作,不由愣了一下,道:“父親,你已經好了?”上前便要給他把脈。老太爺收回手,“哼”一聲:“如果我不是病得快死了,你是不是就一直呆在江口,不打算回來了?”

張孝轅哭笑不得:“父親,兒子不孝!本來打算今年中秋就回京的。”

張老太爺張榮知病得很重,不過是裝的。作為四朝元老,對吳王他看得比誰都明白,也知道吳王成不了氣候,在吳王剛剛得勢之時就稱病在家,到得吳王稱帝,更是一天朝也沒有上過。如今新帝登基,大肆排除吳王殘存勢力,帝京現今是腥風血雨,照理說他不應該把小兒子騙回榮城。大慶朝歷經差不多兩年戰亂,百廢待興,如今邊關戰事又起,皇上已傳內監多次詢問病情,就差沒派御醫了。張榮知看好當今皇上的能力,他也不打算再病下去了。小兒子在外,張榮知一方面擔心引起當今疑心,另一方面小兒子被傳為神醫,正好醫治他的“痼疾”,這才把兒子誑回來。

聽父親道了原委,張孝轅這才放下心來,想起月容,道:“父親,月容就在東廂,您要不要見見?”

張榮知道:“見,怎麼不見?她既得你看重,必然不差,我們張家已經二十多年沒有女孩子了,快帶她進來吧。”

月容跪下端端正正給張老太爺行了一個大禮,一邊問安:“老太爺安好”。

張榮知扶起她,看著月容的臉,有一瞬恍惚,一搖頭,自嘲一笑:“別老太爺、老太爺的叫了,就叫爺爺吧!”

月容也不扭捏,站起來,就著老太爺的茶壺,倒了一杯茶遞給張老太爺:“爺爺請喝茶。”

張榮知暗自點頭,接了過來,道:“以後這張府就是你的家,不必拘束。”轉頭吩咐連嬤嬤帶了月容下去歇息。

連嬤嬤是家裡的老人,按輩分是跟湯嬤嬤她們當年一起服侍太夫人的貼身侍女,為人和善。當年太夫人挑了忠心的顧嬤嬤和玲瓏的湯嬤嬤給女兒作陪嫁,留下溫厚的連嬤嬤隨身伺候。如今太夫人去世已有十年,小姐出嫁後生了三個兒子也去世了,府裡兩個公子一個死心塌地入贅,一個死不肯嫁娶、長年陪將軍府少公子居住楚郡,府裡說來只有老太爺一個主人。

連嬤嬤的夫家也是張府的世僕,住在府裡的偏院,張嬤嬤平時也沒有什麼事,不過是打掃打掃太夫人舊居,照看照看太夫人留下的釵環頭面。心裡還是期盼著某一天,大公子休妻歸來、和二公子一起娶一門妻室,為張府開枝散葉。盼得頭髮都白了,大公子卻執迷不悟、二公子也不見蹤影,也漸漸死了心,精神氣也沒那麼足了。半個月前聽得二公子要回來,還要帶回小姐,聽老太爺的意思,二公子對這位小姐極為看重。連嬤嬤知道二公子的性子:眼高於頂、從不肯將就,如今小姐得他看重,必然是個好的了。頓時精神煥發,知會過老太爺,便忙前忙後收拾起蘊園,務必要讓小姐住得舒舒服服。

連嬤嬤既存了心修好,看月容容貌端麗、性格平和、行事又是個省心的,高興得合不攏嘴,忙前忙後,唯恐她有哪裡不稱心的。

月容看連嬤嬤忙個不停,心下有愧,忙道:“連嬤嬤,我在外頭也住慣了,再簡陋也使得,況如今已經很好了,嬤嬤再往裡添東西,月容腳都不知朝哪放了。”張家雖為書香世家,但百年積累,家底頗豐,屋裡的佈置與月容以前的住所自不可同日而語。不過,再奢華,月容還是偏愛前世哪種明快透亮的家居裝飾風格。

連嬤嬤卻不以為然:“小姐,現在既住了京城,又是我們這樣的人家,自然樣樣都得妥當才行,否則要讓人笑話的。”月容以前得顧嬤嬤悉心教導,自然也知道這大戶人家的規矩,只是看連嬤嬤一把年紀,很是過意不去,見她這樣堅持,想想也是這個道理,再說,老人有個奔頭,活得也比較長壽,也就由她去了。看著連嬤嬤指揮著丫環嬤嬤把釵環頭面的擺滿梳妝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