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27部分

的,鄙視書本,根本不像漢人愛惜紙張,所以紙張就成為如廁的衛生品。

在我國古代,有錢有勢的人對如廁是很講究的,如廁就要更衣,所以如廁又稱更衣。據說西晉大將軍王敦被晉武帝招為武陽公主的駙馬。新婚之夜,頭一次使用公主的廁所。初用時,見如此富麗堂皇,不免產生嫉妒,進去發現也有臭氣,心中才稍微平和了些。他見廁所裡的漆器箱裡盛有幹棗,只當是‘蹲坑食品’,便全部吃光。挨完事後,待婢女端來一盤水,還有一個盛著‘澡豆’的玻璃碗,王敦又把這些‘澡豆’倒在水裡,一飲而盡,惹得婢女掩口而笑。原來,幹棗是蹲坑時,用來塞鼻子防臭氣的,而‘澡豆’則相當於洗手肥皂。

我們這裡古時人煙稀少,元末明初朝廷強迫移民。當時移民都被縛住雙手,定期小便的時候才解開雙手,所以我們這地區人至今還把小便稱為解手。

廁所,跟著人類一路走來。簡單地說廁所有二大功能:一是滿足人們的生理需求,體現使用性;二是滿足人們的社會需求,體現審美性。隨著經濟社會的發展,後一功能將得到更多的擴充套件。

特定時代技術水準和文化風尚透過廁所的器具也昭然若揭。大家閨秀藏之深閨的夜壺,達官貴人榮耀顯赫的寶座,以及窮苦人家尿盆、尿壺等都反映了不同階層的生活方式。

說到尿盆,我還親身經歷了一件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