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五十一章 蘇軾,蘇轍,趙孟頫

姜祁拿著放大鏡,對準了白玉筆桿上的那四個字。 仔細看了看,嗯...... 什麼也沒有看出來。 姜祁是開掛的,他感知到類似的氣息之後,就知道這玩意是真的,但這四個字具體是怎麼回事,就不知道了。 他只是一個大一的學生,知識儲備對平常人來說肯定是夠用的,但面對古董這類東西,就捉襟見肘了。 能把大開門的物件看準就是姜祁的極限了。 能看出這四個字有什麼問題才是有鬼。 只能從結果反推加上李同剛才的話推斷,這四個字應該是後來人刻上去的。 “看出什麼了嗎?” 李同問。 姜祁放下放大鏡,撓撓頭,道:“看不出來,只能從老師的話裡猜測,這四個字怕是後人刻上去的。” “不學無術,持才放曠,眼高手低。” 老爺子一連用了三個形容詞,而後道:“也就是你運氣好,不然,哼哼。” “還請老師解惑。” 姜祁站起身,恭敬的說道:“學生已經記得教訓了。” 他知道,這是老爺子不想讓自己本末倒置,還是那句話,喜歡古董,以後有的是機會,先做學問,再想其他。 “做下,過來看。” 李同面色緩和了很多,示意姜祁坐下來,又把放大鏡遞給他。 “仔細看,我可以告訴你,那八個字,確定是蘇轍的手筆,有二王之風,內裡卻是東坡之骨,用墨豐腴,字型飽滿,橫輕豎重。” “這是典型的蘇東坡書法的特徵,但在這之外又減了三分肆意,多了一分莊重。” “確實是蘇轍的筆跡。” “你再看那德比顓頊四個字。” 姜祁仔細的聽著,翻來覆去的對比著,然而卻什麼也沒有發現。 “感覺兩行字是一樣的字跡。” 李同撇了一眼姜祁,並不意外,只是淡淡的說道:“若是趙孟頫專門仿古的字能夠讓你認出區別,他也就妄為楷書四大家之一了。” 一石激起千層浪! 李同這一句話,炸的在場所有人都驚住了。 “李教授,您說這是趙孟頫的筆跡?!” “感覺這有點不可能!” “不是沒有可能,年代對的上!” “可如果真的是趙孟頫的字跡,這又是為什麼?” 周圍的人議論紛紛,但也沒有人公開質疑李同的說法,而是等著他拿出證據來。 李同悠然道:“古往今來,學字先仿字,而所仿者,必有二王。” “蘇轍也罷,趙孟頫也罷,凡二王之後的書法家皆是如此,尤其是蘇轍,被蘇軾影響的極深。” “而蘇軾仿二王,也學顏真卿,趙孟頫也是如此。” “更別說,單論書法,趙孟頫尤在蘇氏兄弟之上。” “模仿一下蘇轍的筆跡,輕易能被發現才是怪事。” 姜祁依舊翻來覆去的觀察,迷茫的抬頭,問出了一個大家都很好奇的問題。 “老師,您是怎麼看出來的?” “趙松雪書,筆既流利,學亦淵深,得心應手,會意成文。” 李同敲著桌子說道:“松雪書用筆圓轉,直接二王,施之翰牘,無出其右。” “這是趙孟頫的特點,這筆桿上的字跡,顯然是他在書法大成之後晚年所仿,根子上終歸是有自身趙體的鮮明特色。” 說著,李同緊挨白玉筆桿,指著那德比顓頊四字說道:“字裡行間,藏著的筆法很清楚。” “結體屬筆圓架方,形秀骨挺之勢,呈橫直相安,撇捺舒展之狀。再加之講究向背揖讓,俯仰參差,真行相和。” 姜祁眨眨眼,決定跳過這個話題,因為他對書法真的是不懂。 “那老師,趙孟頫為什麼要刻這四個字上去?” “為了傳家。” 李同感嘆道:“趙孟頫出手,尋常人哪裡發現的了?這筆桿自然會被大多數人判定為假貨。” “這樣一來,後輩若是識貨,自然知道這筆桿的珍貴。” “就算出了敗家子,拿出去賣,九成買主會看出是假的,也不會收。” “除非是敗家子賣給二把刀,或者是賣給真正識貨的。” “前者,趙孟頫一番苦心只能白費,後者,也不算辱沒了這筆桿。” 說著,李同看了一眼姜祁,嘟囔道:“現在,顯然是敗家子轉手給了二把刀,二把刀又找人鑑定出這是假的,為了挽回損失,又賣給了另一個敗家子。” 姜祁訕訕的接話道:“還好,最後這個敗家子運氣好,有一位學究天人的老師。” “不用給我戴高帽,這次記住教訓,以後有事沒事別想著撿漏,這次運氣好,不可能次次運氣都好。” 李同不吃這一套,淡淡的開口教訓。 “學生謹記。” 姜祁認真的點點頭。 “走吧,回學校,我也試試坐跑車是什麼感覺。” 李同站起身,揹著手,晃晃悠悠的朝著門口走去。 姜祁收起兩個盒子,快步跟上。 “這位先生!” 剛剛到門口,就有人喊住姜祁,是剛才那個中年西裝男。 “姜先生,您手裡的筆桿我實在喜歡,我出三百萬!” 李同看都不看一眼,這種事,讓姜祁自己做主就好。 姜祁停下腳步回頭,笑道:“勞駕您轉告王老爺子,下次扮農家人,記得把腳腕磨的糙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