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286部分

“這些字太小了,我根本看不清楚,不過從字元的輪廓看,應該是古樓蘭文。”孔慶華看了半天,將目光挪開,微皺著眉頭,開口說道。

聽到孔慶的回答後,莊林在小小興奮的同時,心裡又有了疑惑。

既然在這個玉盤上出現了古樓蘭文字,那麼顯然,這個玉盤是出自於古樓蘭王朝,可這有說不通了,古樓蘭王朝的玉盤,怎麼會跟明皇君王佩劍扯上關係呢?

會不會是搞錯了?

當初那個將這個玉盤送給缺德張的老頭,其實也不知道這玉盤的來歷,所以才瞎胡說,這玉盤上,有尋找明皇君王佩劍的線索。

“這麼說來,這個玉盤出自於古樓蘭,那麼也就是說,壓根跟明皇君王佩劍沒有丁點關係了?”莊林看著那玉盤,有些心有不甘。

孔慶華依舊抓著那玉盤,放在眼前翻看著。

“這玉盤應該是出自古樓蘭,這絕對不會有錯,可是卻不代表著,跟明皇君王佩劍沒有關係,要知道,古樓蘭的文明跨度非常的長,從夏商王朝到唐宋王朝,他們的文明一直存在。”片刻後,孔慶華開口說道。

“不能排除,當初明皇去世,唐宋帝國土崩瓦解時,明皇君王佩劍從華夏流落到古樓蘭的可能。”

“要知道,明皇國師的身份,一直以來,都是一個謎,歷史上,就曾有人懷疑,他並不是華夏人,而是從西北沙漠深處而來的外族人。”孔慶華接著說道。

聽到孔慶華的分析,莊林原本已經熄滅的希望,再次重燃。

“你的意思是說,當年明皇去世後,君王佩劍之所以也隨之消失,再也沒有過音訊,有可能是被明皇國師帶到了古樓蘭?”他不是太確定的望著孔慶華,開口問道。

“這並不是不可能,否則的話,無法解釋,當初為什麼,君王佩劍消失後,此後的千年裡,都再也沒有出現過,最大的可能就是,君王佩劍已經不在華夏了。”孔慶華點了點頭應道。

“咚咚咚”這個時候,房門被敲響了。

“大少,你要的放大鏡,我給你找到了,你現在就要嗎?”門外傳來莊敏的聲音。

莊林起身來,下了床,徑直走到了門前,開啟了房門,莊敏就站在門口,手裡拿著一個大號的放大鏡。

“你先去忙吧,等會,要是有事,我在叫你。”接過放大鏡後,莊林吩咐了一句,之後返回了房間。

返回房間後,莊林拿著放大鏡,麻溜的上了床,之後將手裡的放大鏡遞給了孔慶華。

孔慶華接過了放大鏡,左手託著玉盤,貼近,仔細的檢視上面的那些米粒字元,隨後,嘴裡輕聲的唸叨出聲來。

“明皇四十八年,樓蘭歷10466年,蔓都攜帝王之劍西歸,封禁蒼龍地脈於垢射之位。”

唸完這一句後,孔慶華停了下來,腦袋微微的揚起來,那雙美目之中,閃爍著灼灼的光澤,秀美的面龐上,難以掩飾的興奮之色。

而此時的莊林,也已經難以自己,一雙拳頭緊攥著,臉上的興奮和激動,溢於言表,僅僅從這一句話裡,就已經可以證明,明皇君王佩劍,的的確確流落到了古樓蘭,而這塊玉盤,也的卻跟君王佩劍有關聯。

第六百六十五章 君王佩劍的下落

確定了,這玉盤的卻跟明皇君王佩劍有關係後,莊林整個人都來了精神頭,對於接下來,那玉盤上的其它文字,也就更加的期盼起來。

“樓蘭歷10866年,國師蔓都薨,時有天災而降,奉上師天命,以蔓都之體,饋壓帝王之劍於帝都北,天河之南,封魔谷之中心。”孔慶華一字一句的唸到。

坐在旁邊的莊林,仔細聽著孔慶華翻譯玉盤上的文字,當聽到樓蘭歷10866這個年歲的時候,整個人都有些發懵。

這玉盤上提到的蔓都,顯然就是那位在明皇時期,留下濃墨重彩的那位明皇國師,根據部分華夏文獻記載,蔓都輔佐明皇四十載,而他出現在明皇身邊的時候,已經是位年過六旬的老者了。

且不說蔓都現身華夏的時候,多大年歲了,只從他西歸,帶著明皇佩劍回到樓蘭王朝後,又在樓蘭生活了四百年,然後在樓蘭歷的10866年去世。

如此說來的話,這位蔓都過世,保守估計,活了五百年,這似乎都不比華夏秘境中的那些強大修士活的短了。

時有天災而降,奉上師天命,以蔓都之體,饋壓帝王之劍於帝都北,天河之南,封魔谷之中心,這幾句話,確切的說出了君王之間的下落。

以蔓都之體,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