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76部分

“再者,我與曹大人也並不是外人。”

樓雲微微笑著,側眼看向了季青辰。像是替妻室引介了親戚一般,

“曹侍中的母親曹老夫人,本是明州樓氏的族女。算起來還是我的姑母。”

“原來如此。”

季青辰早就打聽過了,這時也順水推舟認了曹侍中這個夫家的遠親,“原來是叔叔。”

“……堂嫂。”

曹俊艱難地喚了一聲,勉強行了個家禮。

季青辰覷著他那難看的臉色。自然覺得小小出了口氣。她看了樓雲一眼,樓雲不動聲色地回之一笑。

這小子明顯想和她這個郡夫人拉開一些距離,奈何他既然是樓鸞佩四姑母的兒子。

那他也就是樓雲的堂弟。

“過幾日,我正要回明州拜見幾位叔父——”

季青辰離開前堂時,聽到樓雲和曹侍中說著家常閒語,安排著一起回家去探親的日程。

明州城很近,三天就有一個來回,樓雲受過樓家的恩。他就算是想翻臉也不可能闖進王世強的後宅去質問樓鸞佩。

但他可以回家去告狀。

……

“行了,我們準備出發去太倉吧。”

有了樓雲和這些御史打交道。她去太倉處理事情,自然沒有後顧之憂。

樓鸞佩畢竟是大家閨秀。

她比她季青辰講體面,等閒不出內宅,交往的也是官家女眷。

這樣,樓鸞佩就必須要透過王世亮和叔伯、姨媽、堂兄弟這些親戚關係來辦事。

但樓雲不需要。

樓雲在明州樓氏只是旁支,但他是正兒八經的升朝官。

樓氏族親無論如何都會對他另眼相看。

樓氏的長房無子,這就是樓雲的機會。

季青辰坐了河船,一路駛向了太倉。

途中她還叫人遞了信給二郎,說她去了太倉,那邊的事他不用出面。

她知道太倉縣的縣官姓左,是個王世強資助讀出來的左氏子弟,所以她也不去縣衙門裡以勢壓人。

在太倉河碼頭,她直接換了小船,去了唐坊耆老的家裡。

太倉一縣裡溪流、水道縱橫,小漁船搭貨到港口做小生意的人很多。

港口裡的海船遠不及唐坊當年多,但也漸漸有了幾十條泊在港內。

除了把田地租出去給佃戶開荒種糧,唐坊人都習慣地佔了河道、港口附近的地。

他們蓋屋子、蓋貨棧、開商鋪。

“大娘子?!”

她進了當地的季氏大貨棧,如今的大掌櫃季洪還吊著一支在械鬥中受傷的胳膊,板著一張馬臉在算帳。

突然間見得她的身影,季洪大喜迎了上來。

因為王夫人是雲相公的親戚,章家老大又不是唐坊的人,二郎一直壓著這件事不讓他去京城裡拜見大娘子。

他本來以為大娘子不會管這爭官職的事了。

沒料到莫婆子這樣大的臉面。

他一邊叫著夥計沏茶送茶點,一邊又催著一路派人分頭去喚,叫道:

“快去知會各位耆老,說大娘子來了。”

季青辰也沒有別的話說,就讓遷到太倉的九位唐坊耆老們算了算各家名下的田地。

除了各府的田莊子,唐坊每家每戶也有幾十畝的地。

這是當初她用唐坊公帳上的錢買下來,分到各家名下的。

最近幾年,各家各戶少不了也用私房錢買了一些地。

總而言之,大家確認了唐坊的地很多,散佈在了太倉六個鄉。

作為農戶總代表的耆老們一起出發,去找了嘉定鄉的鄉長,告訴他:

朝廷不讓械鬥,鄉里鄉親傷了和氣也不好。

章家老大當押司,你們不服,那大家就競爭上崗。

……

“糊塗了不是?這只是聽著新鮮罷了。”

樓鸞佩坐在內宅裡,眉毛也不抬地笑著。

她慢慢啜了一口夏日裡的熱茶,這才道:

“媽媽你替我下田莊子裡看收成時,不知道這些嗎?鄉書手升任押司,都是要在縣下各鄉里挑選。看看鄉書手每年徵稅完成的數額、勞役的安排、還有識字算帳的能力。這難道不是擇優之選?這又和什麼競爭上崗有什麼區別?這不過是同一件事,按他們唐坊的說法不一樣罷了。”

“是,大小姐。老婆子糊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