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18部分

勢不妙的中國軍隊,被迫撤退,將村子讓給了俄軍。

當天中午十二點正,中國軍隊的前置山炮部隊開始趕到,八門山炮擺到了村子的外圍,一陣轟擊,將俄軍炸得東倒西歪,硝煙瀰漫處,俄軍的前線指揮官,少校營長赫留希傑被擊斃,腦袋被徹底轟掉,成為幾十米外的破爛頭球,接著,敵人的少校軍官,剛接替赫留希傑營長瓦諾也夫又被炸成重傷,無奈之下,俄軍撤退。中國軍隊進行了追擊,因為俄軍騎兵的保護,戰果不大。

下午三點種,俄軍也調集炮兵,還是大口徑的野戰炮對彰屯進行轟擊,中國軍隊遭受了不小的傷亡,儘管有戰壕已經開挖交通,還是被迫撤離,就在中國軍隊剛剛撤離的時候,俄軍的一個步兵連就登上了村子。

不是這個地方多麼重要,而是兩軍爭奪士氣。前鋒之戰,勝則振奮,敗則氣餒。是戰役的拐點兒。

現在,彰屯又落到了俄軍手中,俄軍抓緊構築工事,將大炮對準屯南的中國軍隊集結地進行縱深轟擊。中國軍隊見勢不妙,繼續撤退。

就在彰屯一線,俄軍組成了一道長達兩公里的防線。並且,他們不是單純的防守,而是攻防相結合。步兵,騎兵,炮兵相結合,打得是立體綜合戰。中國軍隊的前鋒炮兵火力不強,山炮對抗不了敵軍的大口徑野戰炮,只能處於暫時的下風。

夜間,曹福田師團長親自上前線觀察,好不容易取得了一次充當先鋒的機會,他感到肩膀上的擔子很重,決心擊敗俄軍。

夜間,曹福田師團長親自挑選了一個完整的精銳營,從彰屯的左面,一個營從右翼,左右突擊,先突破俄軍的戰壕防線,然後集中合擊敵軍彰屯北面三到四里外的大炮集中地。最後,再包圍彰屯,聚而殲滅敵人,完成恢復任務。

曹福田的計劃是在參謀軍官的協助下完成了,這也說明,他在指揮藝術上,受到現代軍官們的教導,進步很快,不過,這個計劃是比較合理的,因為他抓住了問題的關鍵點,敵人的炮兵,以摧毀敵人炮兵陣地為前提,再奪取當面陣地。

夜間凌晨三點,中國軍隊先以小部隊開始滲透,然後,在戰鬥已經打響,目標基本暴露的情況下開始了強攻,兩個營遭受了不小的傷亡,但是,都成功地衝破了敵人步兵的攔截線,殺到了敵人的炮兵陣地,他們用炸藥將敵人的大炮炮彈全部摧毀,然後返回攻擊。前線的部隊也開始進攻,多面夾擊,將俄軍在彰屯的兩個連步兵消滅掉。

第二天,三師團已經佔領了彰屯,還將陣地延伸到附近八百米處。

夜間一戰,中國三師團兩個突擊營損失四百多人,幾乎損失一半兵力,正面攻擊的部隊也損失了一百多人,但是,俄軍炮兵失去了全部的炮彈,大多數大炮也被摧毀,使俄軍的前沿失去了火力的掩護,俄軍步兵除在彰屯被殲滅兩個連近三百人外,其他部隊也傷亡近二百人,雙方的人力對比幾乎相當,但是,陣地在中國軍隊手裡,可以認定,中國三師團勝。

當俄軍在天明開始反撲時,曹福田已經將部隊調整集結完畢,兵來將擋,水來土掩,牢牢地守住了既得陣地。

因為彰屯的地勢較高,顧左右而直下,視野開闊,使兩翼的俄軍受到了震動,不得已,俄軍後退五里。

但是,緊接著,俄軍也採取夜間偷襲的戰術,出動一個團的部隊為突擊,再一個團的部隊為後援,將彰屯再次奪取。

一百零四章,經典圈套

中國軍隊陸續到位,構成了一個半環狀的包圍線,對長春之敵進行震懾威脅。因為俄軍主動作戰,戰場就在城外展開。對於希望儘量減少城市建築危害的慄雲龍來說,俄軍的英勇頑強,卻是一個福音。

“長春,我回來了!”

慄雲龍的心情是非常激動的,本來,他參軍入伍的第一支部隊就在這裡,中國XX集團軍某師某旅坦克團,後來,他進入軍校學習,再後來,轉任西南地區某坦克團的上尉軍官,可是,駐地是軍人的第二故鄉啊,他怎麼能忘記!

長春東北松遼平原腹地,西北與松原毗鄰,西南和四平相連,東南與吉林相依,居住著漢、滿、蒙、回、朝鮮、錫伯等數十個民族。平原面積較大,臺地略有起伏,地勢平坦,便利交通。第二松花江、飲馬河、伊通河縱貫其間,沿河兩岸則為平坦的沖積平原。

長春到四平深斷裂是一條分割山地與平原的主要構造線,以東為隆起區,以西為沉降區,

長春地區地貌由山地、臺地和平原組成,形成了“一山四崗五分川”的地貌格局。

這些自然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