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九十六章
鍋廠滯銷的原因
很多人都想看朱代東摔個跟頭,對這種看笑話的人,朱代東置不之理,在工作上,自己並沒有什麼能讓詬病的。
但要是想在背後搞點小動作,比如挑撥離間、造謠生事者,那他不介意讓他們長點記性。
現在開發區的鍋廠產品雖然滯銷,可是工人的工資每個月都能按照發放,外面謠言再多,廠裡的人都很安心。只要廠裡能按時發放工資,這樣的事跟他們就沒什麼關係。
為找到鍋廠的銷售問題,朱代東決定親自去做市場調研,目標定在縣一級的經銷商。吳東紅也想去,但朱代東覺得,開發區的事情也較多,鍋廠的銷售沒跟上來,可生產不能停下。
這次跑了六七個縣,不但把沙常市內的三縣二市跑遍,還去了周邊地區的縣市,聽說是縣長來調研,雖然是副的,可也讓那些日雜批發部的老闆受寵若驚。不管他是不是本縣的副縣長,總還是副縣長吧?這輩子能與副縣長近距離說上幾句話的老百姓實在不多,因此,朱代東是問什麼,他們就答什麼,知無不言,言無不盡。
幾個縣跑下來,對鐵鍋的滯銷,朱代東心裡有了底,鐵鍋的銷售有個特點,季節性強,銷售旺節在下半年,特別是過年前的那三四個月,這些經銷商為了能要到貨,不惜帶著車子上門提貨。
而且對鐵鍋的質量,這些經銷商也有看法,雨花縣鍋廠的鐵鍋,質量好是好,就是太厚太重,並不好賣。朱代東就奇怪了,質量好反而成了滯銷的理由?對產品的質量,朱代東一向抓得非常嚴,可是這次對鍋廠來說不太合適。
為什麼?因為鐵鍋主要是銷住農村,而且鐵鍋的價格不是按個論價,而是論重量論價,一個鐵鍋多少錢一斤。同樣的鐵鍋,雨花縣鍋廠生產的鐵鍋比其他地方生產的要重一斤多,都是鐵鍋,你的貴,別人當然就不想買了。
你說農民的目光短淺也好,說他們只看重眼前利益也好,反正他們就認準一條,誰的便宜就買誰的?對他們來說,幾毛錢一塊錢,有的時候都需要猶豫很久。而且鐵鍋薄一些,傳熱更快,炒菜的時候時間更短,因此,他們更喜歡薄、輕的鐵鍋。
至於使用壽命,反正家裡的舊鐵鍋壞了,可以拿去補差價,再換個新的,花的錢並不是很多。這樣幾條下來,在原來就是淡季的時候,雨花縣的鐵鍋能賣得好才怪。
回到開發區,朱代東馬上把葛延福找來,讓他改進模型,要讓鐵鍋變薄,也就是就質量要降低才能更好銷,這樣的結果讓葛延福想不通。但想不通歸想不通,現在是市場經濟,一切以市場要求來定。
其實鍋廠這次的滯銷,跟大部分國有企業的產品滯銷有很大的共同點,許多國有企業的產品,外觀老舊、厚重,質量沒得說,可就是競爭不過民營企業和私營企業,為何?人家生產的東西雖然質量差一些,可是價格要便宜一大截。許多國有企業,就這樣被活活的拖死。
這引起了朱代東深思,產品要跟市場走,只有緊跟市場需要,產品才不會淘汰。在葛延福改進鍋廠模型的時候,朱代東召開了縣農機廠、縣機械公司中層幹部聯合大會。朱代東以鍋廠為案例,向他們分析了產品與市場的關係,固步自封只會與企業與市場脫節,開發區鍋廠因為及時改變策略,調整了產品結構,現在看來已經度過了危機。可是現在看似紅火的縣農機廠和縣機械公司呢?
這必須引起我們的高度重視!朱代東在會上不時強調這一點,他要求縣農機廠和縣機械公司的供銷科要再增加一個功能,市場調查功能。要及時把使用者和經銷商的反饋回來的資訊傳到厂部,同時厂部也要建立一個相應的部門,去分析和研發新產品。緊跟市場需求,讓企業的產品永不落後。
這件事朱代東也特意向王力軍作了彙報,王力軍對朱代東親自去做市場調研表示高度肯定,犯了錯誤不要緊,能及時改正錯誤,也是好同志嘛。朱代東謙虛的說,正是因為縣長的重視,我們才能及時調整產品結構。王力軍又問,縣化肥廠的事也要加緊開始行動,最近有人向他反應,縣化肥廠的職工情緒有些不穩,看著農機廠、機械廠都陸續開工,而他們還處於停產狀態,當然急了。
朱代東說,化肥廠的事情較複雜,必須深化改革,動真碰硬才能徹底解決問題。化肥廠有正式職工1269名,長期臨時用工415名,但是真正在生產一線的卻不到600人。一方面是人浮於事,另一方面收入分配仍然執行固定工資制,不問生產經營實績,按月照拿工資不誤,甚至出現令人難以置信的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