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454部分

浚��油匕暇�嗖炷喜俊�

什翼犍求昏於燕,燕王以其妹妻之。

拓跋什翼犍向前燕求婚,前燕王慕容把自己的妹妹嫁給他。

'7'秋,七月,趙王虎以太子宣為大單于,建天子旌旗。

'7'秋季,七月,後趙王石虎任太子石宣為大單于,樹立天子旌旗。

'8'庚申,始興文獻公王導薨,喪葬之禮視漢博陸侯及安平獻王故事,參用天子之禮。

'8'庚申(十八日),始興文獻公王導去世,喪葬的禮儀比照漢代博陸侯霍光和安平獻王劉孚的舊例,參用天子的禮節。

導簡素寡慾,善因事就功,雖無日用之益而歲計有餘。輔相三世,倉無儲谷,衣不重帛。

王導清簡寡慾,善於順因事勢獲取成功,治理國家雖然每日用度沒什麼寬裕,但每年的費用卻有節餘。他輔佐元帝、明帝、成帝三代君王,擔任相職,但自己卻倉庫無儲糧,穿衣不加帛。

初,導與庾亮共薦丹楊尹何充於帝,請以為己副,且曰:“臣死之日,願引充內侍,則社稷無虞矣。”由是加吏部尚書。及導薨,徵庾亮為丞相、揚州刺史、錄尚書事;亮固辭。辛酉,以充為護軍將軍;亮弟會稽內史冰為中書監、揚州刺史,參錄尚書事。

當初,王導和庾亮共同向成帝舉薦丹楊尹何充,請求作為自己的副職,並且說:“我死的時候,希望提拔何充到內廷供職,那麼國家就無可憂慮了。”因此授予何充吏部尚書。王導去世後,成帝徵召庾亮擔任丞相、揚州刺史、錄尚書事,庾亮固辭不受。辛酉(十九日),任用何充為護軍將軍,庾亮的兄弟、會稽內史庾冰任中書監、揚州刺史、參錄尚書事。

冰既當重任,經綸時務,不捨晝夜,賓禮朝賢,升擢後進,由是朝野翕然稱之,以為賢相。初,王導輔政,每從寬恕;冰頗任威刑,丹楊尹殷融諫之。冰曰:“前相之賢,猶不堪其弘,況如吾者哉!”範汪謂冰曰:“頃天文錯度,足下宜盡消御之道。”冰曰:“玄象豈吾所測,正當勤盡人事耳。”又隱實戶口,料出無名萬餘人,以充軍實。冰好為糾察,近於繁細,後益矯違,復存寬縱,疏密自由,律令無用矣。

庾冰擔當重任後,治理政務不分晝夜,對朝廷賢臣彬彬有禮,提拔後進,因此朝野人士都同聲稱讚,認為他是賢相。當初,王導輔佐朝政,每每採取寬恕態度。庾冰則時常依靠威嚴刑令,丹楊尹殷融勸諫他,庾冰說:“憑以前丞相那樣的賢良,尚且不能勝任寬弘,何況像我這樣人呢!”範汪對庾冰說:“不久前天象錯亂失度,足下應當採取消除、防禦的對策。”庾冰說:“玄奧的天象豈是我所能測知的,這正應當勤奮地兢盡人事。”庾冰又審度核實戶口,清理出沒有姓名的人一萬多名,用以充實軍隊。庾冰喜好舉發檢察,近於繁細,後來矯枉過正,又寬鬆縱容,更加遠離正道。寬鬆或是嚴密,均出自己意,因此律令便沒有用了。

'9'八月,壬午,復改丞相為司徒。

'9'八月,壬午(初十),晉又改丞相官職為司徒。

'10'南昌文成公郗鑑疾篤,以府事付長史劉遐,上疏乞骸骨,且曰:“臣所統錯雜,率多北人,或逼遷徙,或是新附,百姓懷土,皆有歸本之心;臣宣國恩,示以好惡,處與田宅,漸得少安。聞臣疾篤,眾情駭動,若當北渡,必啟寇心。大常臣謨,平簡貞正,素望所歸,謂可以為都督、徐州刺史。”詔以蔡謨為太尉軍司,加侍中。幸酉,鑑薨,即以謨為徵北將軍、都督徐·兗·青三州諸軍事、徐州刺史,假節。

'10'南昌文成公郗鑑病重,將幕府事務交給長史劉遐,自己上疏乞求卸職,而且說:“我所統領的人員錯綜雜亂,一般來說北方人居多,有的是受威逼遷來的,有的是新近歸附的,百姓心戀故土,都有歸本的心願。我宣揚國家的恩德,曉諭好惡之別,分給他們田地住宅,這才逐漸換得稍稍的平定。聽說我病重,眾人心情驚駭騷動,如果真的向北渡江,必然引動敵人侵犯的心思。太常蔡謨平簡貞正,為時望所歸,我認為可以出任都督及徐州刺史。”成帝下詔任蔡謨為太尉軍司,授予侍中。辛酉(疑誤),郗鑑去世,當即任命蔡謨為徵北將軍,都督徐州、兗州、青州諸軍事,徐州刺史,假節。

時左衛將軍陳光請伐趙,詔遣光攻壽陽,謨上疏曰:“壽陽城小而固。自壽陽至琅邪,城壁相望,一城見攻,眾城必救。又,王師在路五十餘日,前驅未至,聲息久聞,賊之郵驛,一日千里,河北之騎,足以來赴。夫以白起、韓信、項籍之勇,猶發梁焚舟,背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