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永為後世則。”帝從之。冬,十一月,壬戌,詔太常:“將、大夫、博士、郎官及諸儒會白虎觀,議《五經》同異。”使五官中郎將魏應承製問,侍中淳于恭奏,帝親稱制臨決,作《白虎議奏》,名儒丁鴻、樓望、成封、桓鬱、班固、賈逵及廣平王羨皆與焉。固,超之兄也。
'9'校書郎楊終建議:“宣帝曾廣召儒生,在石渠閣討論儒家《五經》�;�;《詩經》、《書經》、《儀禮》、《易經》和《春秋》。如今天下太平,學者們得以完成事業,但那些只知分析註釋文章辭句的人,卻破壞了《五經》的主旨。應當依照石渠閣的先例,重新研究宏揚經書大義,作為後世永久的法則。”章帝採納了他的建議。冬季,十一月壬戌(十一日),章帝對太常下詔說:“命諸將、大夫、博士、郎官及儒生們在白虎觀集會,就眾人對《五經》的相同與不同的見解進行討論。”章帝命五官中郎將魏應承命發問,侍中淳于恭向上奏報,由章帝親自出席,作出裁決,將結果記錄下來,撰成《白虎議奏》。著名儒家學者丁鴻、樓望、成封、桓鬱、班固、賈逵及廣平王劉羨都曾參與此會。班固是班超之兄。
五年(庚辰、80)
五年(庚辰,公元80年)
'1'春,二月,庚辰朔,日有食之;詔舉直言極諫。
'1'春季,二月庚辰朔(初一),出現日食。章帝下詔,命令舉薦“直言極諫”�;�;敢於直率批評朝廷的人士。
'2'荊、豫諸郡兵討中蠻,破之。
'2'荊州、豫州諸郡郡兵討伐中蠻人,打敗蠻人叛軍。
'3'夏,五月,辛亥,詔曰:“朕思遲直士,側席異聞,其先至者,各已發憤吐懣,略聞子大夫這志矣。皆欲置於左右,顧問省納。建武詔書又曰:‘堯試臣以職,不直以言語筆札。’今外官多曠,並可以補任。”
'3'夏季,五月辛亥(初三),章帝下詔說:“朕希望會見正直的人士,側坐在席上,聆聽新的言論。先來到的,都已傾吐各自的憤懣,朕大致瞭解賢才們的志趣了。朕打算將你們全都安排在身邊,以備顧問諮詢。但光武皇帝在詔書中曾說:‘堯以任職能力來考察官員,而不單看他們的言論和文字。’如今地方上有很多官員出缺,你們可一併去補充接任。”
'4'戊辰,太傅趙熹薨。
'4'五月戊辰(二十日),太傅趙熹去世。
'5'班超欲遂平西域,上疏請兵曰:“臣竊見先帝欲開西域,故北擊匈奴,西使外國,鄯善、於即時向化,今拘彌、莎車、疏勒、月氏、烏孫、康居復願歸附,欲共併力,破滅龜茲,平通漢道。若得龜茲,則西域未服者百分之一耳。前世議者皆曰:‘取三十六國,號為斷匈奴右臂。’今西域諸國,自日之所入,莫不向化,大小欣欣,貢奉不絕,唯延耆、龜茲獨未服從。臣前與官屬三十六人奉使絕域,備遭艱厄,自孤守疏勒,於今五載,胡夷情數,臣頗識之,問其城郭小大,皆言倚漢與依天等。以是效之,則蔥領可通,龜茲可伐。今宜拜龜茲侍子白霸為其國王,以步騎數百送之,與諸國連兵,歲月之間,龜茲可禽。以夷狄攻夷狄,計之善者也!臣見莎車、疏勒田地肥廣,草牧饒衍,不比敦煌、鄯善間也,兵可不費中國而糧食自足。且姑墨、溫宿二王,特為龜茲所置,既非其種,更相厭苦,其勢必有降者;若二國來降,則龜茲自破。願下臣章,參考行事,誠有萬分,死復何恨!臣超區區特蒙神靈,竊冀未便僵仆,目見西域平定,陛下舉萬年之殤,薦勳祖廟,布大喜於天下。”書奏,帝知其功可成,議欲給兵。平陵徐幹上疏,願奮身佐超,帝以幹為假司馬,將弛刑及義從千人就超。
'5'班超想要完成平定西域的事業,上書請求用兵。他說:“我看到先帝打算開拓西域,所以向北進攻匈奴,向西派使者與各國交往,鄯善、于闐兩國立即歸附了漢朝。如今拘彌、莎車、疏勒、月氏、烏孫及康居等國都願再度歸附,並準備聯合力量消滅龜茲,剷平通往中國道路上的障礙。如果攻下龜茲,那麼西域地區不服從漢朝的,只剩百分之一而已。前代談論西域的人都說:‘征服三十六國,可稱作斬斷匈奴的右臂。’如今西域各國,自太陽落山處以東,無不向往歸順漢朝,大國小國全都十分踴躍,不斷地進貢奉獻,唯獨焉耆和龜茲拒不服從。先前,我曾率領部下三十六人出使絕遠的異域,備受艱難困苦,自從孤守疏勒,到如今已有五年。對於異族的情況,我頗有了解。無論詢問西域的大國小國,全都一致回答:依賴漢朝,等於依賴上天。從這一點能夠證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