派將軍尉遲勤追趕北齊國主。
甲午,周主入鄴。齊國子博士長樂熊安生,博通《五經》,聞周主入鄴,遽令掃門。家人怪而問之,安生曰:“周帝重道尊儒,必將見我。”俄而周主幸其家,不聽拜,親執其手,引與同坐;賞賜甚厚,給安車駟馬以自隨。又遣小司馬唐道和就中書侍郎李德林宅宣旨慰諭,曰:“平齊之利,唯在於爾。”引入宮,使內史宇文昂訪問齊朝風俗政教,人物善惡。即留內省,三宿乃歸。
甲午(二十日),北周國主進入鄴城。北齊的國子博士長樂熊安生,博學精通《五經》,聽到北周國主到了鄴城,馬上叫人打掃門庭。家人感到奇怪問他為什麼,熊安生說:“周帝重道尊儒,一定會來看我。”不多久北周國主親臨熊家,不讓熊安生叩拜,親自攙住他的手,叫熊安生和自己坐在一起;賞賜給他很多東西,還送給他小車和馬匹供他乘用。又派小司馬唐道和去北齊的中書侍郎李德林的住處宣讀聖旨加以慰問,說:“討平齊國後得到的利益,就在於得到你。”帶李德林進宮,派內史宇文昂向他請教北齊的風俗政教,人物的善惡。留他在門下省,住了三個晚上才讓他回家。
乙未,齊上皇渡河入濟州。是日,幼主禪位於大丞相任城王。又為詔:尊上皇為無上皇,幼主為宋國天王。令侍中斛律孝卿送禪文及璽紱於瀛州,孝卿即詣鄴。
乙未(二十一日),北齊太上皇帝渡過黃河到濟州。這一天,幼主把皇位讓給大丞相任城王高。又替高下詔:尊稱太上皇為無上皇,幼主為宋國天王。命令侍中斛律孝卿把禪位的文書和繫有絲帶的受命玉璽送到瀛州,斛律孝卿立即前往鄴城。
周主詔:“去年大赦所未及之處,皆從赦例。”
北周國主詔令:“去年大赦所沒有執行地方,一律遵照赦例執行。”
齊洛州刺史獨孤永業,有甲士三萬,聞晉州陷,請出兵擊周,奏寢不報;永業憤慨。又聞幷州陷,乃遣子須達請降於周,周以永業為上柱國,封應公。
北齊的洛州刺史獨孤永業有三萬名甲士,聽到晉州陷落,請求朝廷允許自己發兵攻擊北周,但奏章被壓下沒有上報;獨孤永業很憤慨。又聽到幷州陷落,便派兒子獨須孤達向北周請求投降,北周任命獨孤永業為上柱國,封應公。
丙申,周以越王盛為相州總管。
丙申(二十二日),北周任命越王宇文盛為相州總管。
齊上皇留胡太后於濟州,使高阿那肱守濟州關,覘候周師,自與穆後、馮淑妃、幼主、韓長鸞、鄧長等數十人奔青州。使內參田鵬鸞西出,參伺動靜;周師獲之,問齊主何在,紿雲:“已去,計當出境。”周人疑其不信,捶之。每折一支,辭色愈厲,竟折四支而死。
北齊太上皇帝把胡太后留在濟州,派高阿那肱鎮守濟州關,觀察北周軍隊的動靜,自己和穆後、馮淑妃、幼主、韓長鸞、鄧長等幾十人逃奔青州。又派太監田鵬鸞去西部,刺探動靜;他被北周軍隊抓獲,問他北齊國主在哪裡,田鵬鸞騙他們說:“已經離開原地,估計應當出了國境。”北周人懷疑他的話不可信,對他拷打。每打斷一根肢體,田鵬鸞的話和臉色就愈加嚴厲,最後打斷了四肢而死去。
上皇至青州,即欲入陳。而高阿那肱密召周師,約生致齊主,屢啟雲:“周師尚遠,已令燒斷橋路。”上皇由是淹留自寬。周師至關,阿那肱即降之。周師奄至青州,上皇囊金,繫於鞍,與後、妃、幼主等十餘騎南走,己亥,至南鄧村,尉遲勤追及,盡擒之,並胡太后送鄴。
北齊太上皇帝到了青州,就要進入陳朝的國境。而高阿那肱秘密和北周軍隊聯絡,約定一起活捉北齊國主,卻屢次向太上皇帝啟奏道:“周朝的軍隊還離得很遠,我已經下令燒橋斷路。”太上皇帝因此在青州停留寬慰自己。北周軍隊到達關隘,高阿那肱就向他們投降。北周軍隊很快到了青州,北齊太上皇帝高緯用袋子裝了金子,系在馬鞍上,和皇后、妃子、幼主等乘了十幾匹馬向南逃走,己亥(二十五日),到南鄧村,尉遲勤追上他們,全部活捉,連同胡太崐後一起送往鄴城。
庚子,周主詔:“故斛律光、崔季舒等,宜追加贈諡,併為改葬,子孫各隨蔭敘錄,家口田宅沒官者,並還之。”周主指斛律光名曰:“此人在,朕安得至鄴!”辛丑,詔:“齊之東山、南園、三臺,並可毀撤。瓦木諸物,可用者悉以賜民。山園之田,各還其主。”
庚子(二十六日),北周國主詔令:“已故的斛律光、崔季舒等,應追加封贈諡號,並將他們改葬,他們的子孫各隨門蔭按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