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923部分

政罵之。糧且盡,救兵未至,滿政欲潰圍走朔州,右虞候杜士遠以虜兵盛,恐不免,壬戌,殺滿政降於突厥,苑君璋復殺城中豪傑與滿政同謀者三十餘人。上以滿政子玄積為上柱國,襲爵。丁卯,突厥復請和親,以馬邑歸唐;上以將軍秦武通為朔州總管。

'55'當初,高祖派遣右武候大將軍李高遷協助朔州總管高滿政守衛馬邑,苑君璋帶著一萬多突厥騎兵到馬邑城下,高滿政打敗了苑君璋。頡利可汗發怒,出動大軍攻打馬邑。李高遷怕了,帶領二千名部下衝破關卡連夜逃跑,遭到突厥阻截,損失一半兵力。頡利可汗親自率領大軍攻馬邑,高滿政出兵抵抗,有時一天打十幾仗。高祖命令列軍總管劉世讓救援馬邑,劉世讓到了松子嶺,不敢再前進,回軍保守崞城。恰好頡利派遣使節向唐求婚,高祖說:“先撤了馬邑的圍,才能夠談論婚姻。”頡利想撤軍,隋義成公主堅持要求攻打馬邑。頡利因為高開道擅長製作攻城武器,便召來高開道,和他一起猛攻馬邑。頡利誘勸高滿政投降,高滿政大罵頡利。馬邑城中糧食即將耗盡,救兵未到,高滿政想突圍去朔州,右虞候杜士遠見突厥兵力強大,恐怕突圍不成,壬戌(二十日),杜士遠殺死高滿政投降了突厥,苑君璋又殺死城中與高滿政同謀的豪傑三十多人。高祖任命高滿政的兒子高玄積為上柱國,承襲高滿政的爵位。丁卯(二十五日),突厥再次向唐請求和親,把馬邑歸還給唐朝;高祖任命將軍秦武通為朔州總管。

'56'突厥數為邊患,幷州大總管府長史竇靜表請於太原置屯田以省饋運;議者以為煩擾,不許。靜切論不已,敕徵靜入朝,使與裴寂、蕭、封德彝相論難於上前,寂等不能屈,乃從靜議,歲收谷數千斛,上善之,命檢校幷州大總管。靜,抗之子也。十一月,辛巳,秦王世民復請增置屯田於幷州之境,從之。

'56'突厥屢次為禍邊境,唐幷州大總管府長史竇靜上表請求在太原設定屯田以省軍糧的運輸,議政者認為過於麻煩,不批准。竇靜不停地極力論說此事,高祖下敕令徵竇靜入朝,讓他與裴寂、蕭、封德彝等人在皇上面前辯論此事,裴寂等人無法說服竇靜,於是聽從了竇靜的建議,每年收穫數千斛糧食,高祖很讚賞他,命竇靜為檢校幷州大總管。竇靜是竇抗的兒子。十一月辛巳(初九),秦王李世民又請求在幷州境內增設屯田,高祖批准了他的請求。

'57'黃州總管周法明將兵擊輔公,張善安據夏口,拒之。法明屯荊口鎮,壬午,法明登戰艦飲酒,善安遣刺客數人詐乘魚而至,見者不以為虞,遂殺法明而去。

'57'唐黃州總管周法明帶兵攻打輔公,張善安佔據夏口抵抗周法明。周法明駐紮在荊口鎮,壬午(初十),周法明登上戰船飲酒,張善安派遣幾名刺客偽裝漁民乘著漁船到荊口鎮,見到的人沒有產生懷疑,於是他們殺了周法明後離去。

'58'甲申,舒州總管張鎮周等擊輔公將陳當世於猷州之黃沙,大破之。

'58'甲申(十二日),唐舒州總管張鎮周等在猷州的黃沙攻打輔公的將領陳當世,大敗陳軍。

'59'丁亥,上校獵於華陰。己丑,迎勞秦王世民於忠武頓。

'59'丁亥(十五日),高祖在華陰圍獵。己丑(十七日),在忠武頓迎接慰問秦王李世民。

'60'十二月,癸卯,安撫使李大亮誘張善安,執之。大亮擊善安於洪州,與善安隔水而陳,遙相與語。大亮諭以禍福,善安曰:“善安初無反心,正為將士所誤;欲降又恐不免。”大亮曰:“張總管有降心,則與我一家耳。”因單騎渡水入其陳,與善安執手共語,示無猜間。善安大悅,遂許之降。既而善安將數十騎詣大亮營,大亮止其騎於門外,引善安入,與語。久之,善安辭去,大亮命武士執之,從騎皆走。善安營中聞之,大怒,悉眾而來,將攻大亮。大亮使人諭之曰:“吾不留總管。總管赤心歸國,謂我曰:‘若還營,恐將士或有異同,為其所制。’故自留不去耳,卿輩何怒於我!”其黨復大罵曰:“張總管賣我以自媚於人。”遂皆潰去。大亮追擊,多所虜獲。送善安於長安,善安自稱不與輔公交通,上赦其罪,善遇之;及公敗,得所與往還書,乃殺之。

'60'十二月癸卯(初二),唐安撫使李大亮誘騙張善安,捉住了張。李大亮在洪州攻打張善安,與張善安隔水列陣,遙相對話。李大亮向張善安說明禍福利害關係,張善安說:“善安最初沒有反叛的意思,被部下將士們所誤,想投降又怕不能免罪。”李大亮說:“張總管有投降的心意,和我就是一家人了。”於是一個人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