軍從秦州出發,前往討伐岐王。
'17'晉王自將攻邢州,昭德節度使張筠棄相州走;晉人復以相州隸天雄軍,以李嗣源為刺史。晉王遣人告閻寶以相州已拔,又遣張溫帥援兵至城下諭之,寶舉城降;晉王以寶為東南面招討使,領天平節度使、同平章事;以李存審為安國節度使,鎮邢州。
'17'晉王親自率領軍隊進攻邢州,昭德節度使張筠丟棄相州逃跑,晉王又將相州隸屬於天雄軍,任命李嗣源為相州刺史。晉王派人告訴後梁保義軍節度使閻寶說相州已被攻下,又派降將張溫率領援兵到邢州城下向他指明利害,閻寶便獻城投降了晉王。晉王任命閻寶為東南面招討使、領天平節度使、同平章事,任命李存審為安國節度使,鎮守邢州。
'18'契丹王阿保機帥諸部兵三十萬,號百萬,自麟、勝攻晉蔚州,陷之,虜振武節度使李嗣本。遣使以木書求貨於大同防禦使李存璋,存璋斬其使;契丹進攻雲州;存璋悉力拒之。
'18'契丹王阿保機率領三十萬大軍,號稱百萬大軍,從麟州、勝州出發向晉王的蔚州發動進攻,並攻下了蔚州,俘虜了振武節度使李嗣本。阿保機又派出使者向大同防禦使李存璋送去了木刻的書信向他索求貨財,李存璋斬殺了使者。契丹又向雲州發起了進攻,李存璋傾全力抗拒。
'19'九月,晉王還晉陽。王性仁孝,故雖經營河北,而數還晉陽省曹夫人,歲再三焉。
'19'九月,晉王回到晉陽。晉王的性情仁厚孝敬,所以他雖然經營著河北,但還經常回到晉陽去看望曹夫人,每年有兩三次。
'20'晉人以兵逼滄州,順化節度使戴思遠棄城東都;滄州將毛璋據城降晉,晉王命李嗣源將兵鎮撫之,嗣源遣璋詣晉陽。晉王徒李存審為橫海節度使,鎮滄州,以嗣源為安國節度使。嗣源以安重誨為中門使,委以心腹,重誨亦為嗣源盡力。重誨,應州胡人也。
'20'晉人派兵威脅滄州,順化節度使戴思遠放棄滄州城而跑到東都,滄州將領毛璋帶領全城投降晉王。晉王命令李嗣率兵前去鎮守安撫滄州,李嗣源派毛璋回到晉陽。晉王調李存審為橫海節度使,鎮守滄州。任命李嗣源為安國節度使。李嗣源又任用安重誨為中門使,把他當做自己的心腹,安重誨也盡力為李嗣源效力。安重誨是應州的胡人。
'21'晉王自將兵救雲州,行至代州,契丹聞之,引去,王亦還。以李存璋為大同節度使。
'21'晉王親自率兵去援救雲州,走到代州時,契丹人聽說晉王來救,就領兵離去,晉王也就還師。之後晉王又任命李存璋為大同節度使。
'22'晉人圍貝州逾年,張源德聞河北諸州皆為晉有,欲降;謀於其眾,眾以窮而後降,恐不免死,不從;共殺源德,嬰城固守。城中食盡,啖人為糧,乃謂晉將曰:“出降懼死,請擐甲執兵而降,事定而釋之。”晉將許之,其眾三千出降,既釋甲,圍而殺之,盡殪。晉王以毛璋為貝州刺史。於是河北皆入於晉,惟黎陽為梁守。
'22'晉人包圍貝州已一年有餘,張源德聽說河北諸州都已經歸晉王所有,所以打算投降晉國。於是他就和大家商量,大家認為打算投降晉國。於是他就和大家商量,大家認為彈盡糧絕的時候投降,恐怕仍不能免於一死,所以沒有隻從張源德的意見。大家一起殺死了張源德,全城士卒繞城堅守。後來城中的糧食吃完了,以至食人為糧。這時才對晉國將領說:“我們出去投降,又害怕被你們殺死,請求讓我們穿著甲冑,拿著兵器出去投降,等到事情安定然後就把我們放了。”晉國將領答應了他們的請求,貝州士卒三千餘人出城投降了晉軍,他們把兵甲放下以後,晉軍包圍了他們,並全部殺死。然後晉王任命毛璋為貝州刺史。從此以後河北地區都歸晉國所有,只有黎陽還被後梁佔據著。
'23'晉王如魏州。
'23'晉王到達魏州。
'24'吳光州將王言殺刺史載肇,吳王遣楚州團練使李厚討之。廬州觀察使張崇不俟命,引兵趣光州,言棄城走。以李厚權知光州。崇,慎縣人也。
'24'吳國光州將領王言殺死了光州刺史載肇,吳王派遣楚州團練使李厚前往討伐王言。廬州觀察使張崇沒等接到命令就率兵趕往光州,王言棄城逃跑。吳王讓李厚暫時管理光州。張崇是慎縣人。
'25'庚申,蜀新宮成,在舊宮之北。
'25'庚申(初八日),前蜀的新營落成,它的位置在舊宮的北面。
'26'天平節度使兼中書令琅邪忠毅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