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出二十天,李太尉必定前來救援我們。城東南角最危急,請讓我前去防守。”這時,李光弼來到臨淮,諸位將領認為史朝義兵力還很強大,請求向南退保揚州。李光弼說:“朝廷依靠我來決定安危,我再退縮,朝廷還指望什麼呢!況且我出其不意,賊軍哪裡知道我軍眾寡!”於是直赴徐州,派兗鄆節度使田神功進擊史朝義,將史朝義打得大敗。起先,田神功已經攻克劉展,留戀揚州不願回去,太子賓客尚衡與左羽林大將軍殷仲卿在兗州、鄆州相互攻擊,聽說李光弼到來,都懾於李光弼的威望,田神功急速返回河南,尚衡、殷仲卿也相繼入朝。
光弼在徐州,惟軍旅之事自決之,自餘眾務,悉委判官張。吏事精敏,區處如流,諸將白事,光弼多令與議之,諸將事如光弼,由是軍中肅然,東夏以寧。先是,田神功起偏裨為節度使,留前使判官劉位等於幕府,神功皆平受其拜;及見光弼與抗禮,乃大驚,遍拜位等曰:“神功出於行伍,不知禮儀,諸君亦胡為不言,成神功之過乎!”
李光弼在徐州,只有軍隊的事情自己決斷,其餘一切事務都委託判官張處理。張為政精明,處理事務十分自如,諸將陳述事情,李光弼多讓與張商議,諸將事奉張如同事奉李光弼,因此軍中整肅,東夏得以安寧。先前,田神功從副將出身作到節度使,將前節度使判官劉位等人留在節度使幕府中,大模大樣接受他們的叩拜;等到看到李光弼與張行對等禮時,才大吃一驚,於是一一拜謝劉位等人,說道:“田神功行伍出身,不懂禮儀,諸位為什麼也不說,鑄成田神功的錯呢?”
'32'丁酉,赦天下。
'32'丁酉(十九日),大赦天下。
'33'立皇子益昌王邈為鄭王,延為慶王,迥為韓王。
'33'代宗冊封皇子益昌王李邈為鄭王,李延為慶王,李迥為韓王。
'34'來聞徙淮西,大懼,上言:“淮西無糧,請俟收麥而行”;又諷將吏留己。上俗姑息無事,壬寅,復以為山南東道節度使。
'34'來聽說讓他去淮西任節度使,十分害怕,進言說:“淮西沒有糧食,請等到收麥後再動身前去。”同時又暗示將領們挽留自己。代宗想息事寧人,壬寅(二十四日),再次任命來為山南東道節度使。
'35'飛龍副使程元振謀奪李輔國權,密言於上,請稍加裁製。六月,己未,解輔國行軍司馬及兵部尚書,餘如故,以元振代判元帥行軍司馬,仍遷輔國出居外第。於是道路相賀。輔國始懼,上表遜位。辛酉,罷輔國兼中書令,進爵博陸王。輔國入謝,憤咽而言曰:“老奴事郎君不了,請歸地下事先帝!”上猶慰諭而遣之。
'35'飛龍副使程元振謀劃奪取李輔國的權力,悄悄地請求代宗對李輔國稍加制裁。六月己未(十一日),代宗解除了李輔國行軍司馬及兵部尚書的職務,其餘職務不變,讓程元振取代李輔國兼任元帥行軍司馬,還讓李輔國遷出皇宮到外面的宅第居住。於是人們都互相慶賀。李輔國這才害怕起來,上表請求退位。辛酉(十三日),代宗罷免了李輔國兼任的中書令職務,進爵位為博陸王。李輔國入宮致謝,憤恨哽咽地對代宗說道:“老奴侍候不了郎君了,請讓老奴到九泉之下去侍候先帝吧!”代宗仍然安慰勸說一番,然後讓他回去。
'36'壬戌,以兵部侍郎嚴武為西川節度使。
'36'壬戌(十四日),代宗任命兵部侍郎嚴武為西川節度使。
'37'襄鄧防禦使裴屯城,既得密敕,即帥麾下二千人沿漢趣襄陽;己巳,陳於水北。以兵逆之,問其所以來,對曰:“尚書不受朝命,故來。若受代,謹當釋兵。”曰:“吾已蒙恩,復留鎮此,何受代之有!”因取敕及告身示之,驚惑。與副使薛南陽縱兵夾擊,大破之,追擒於申口,送京師;賜死。
'37'襄鄧防禦使裴駐軍城,即然得到了肅宗的密敕,便率領部下二千人沿漢江奔赴襄陽,己巳(二十一日)在水北岸佈陣。來率軍迎戰,詢問裴率軍前來的原因,裴回答說:“尚書不接受朝廷的命令,所以我前來討伐。如果你接受取代你的命令,我自當解甲而歸。”來說:“我已經承蒙皇上的恩典,再次留下來鎮守襄陽,還有什麼要接受替代的呢?”說罷便取出代宗的敕令以及告身給裴看,裴驚疑不解。來與節度副使薛南陽縱兵夾擊,將裴打得大敗,在申口追上裴,將他抓獲,押送京師。代宗賜他死。
'38'乙亥,以通州刺史劉晏為戶部侍郎兼京兆尹,充度支、轉運、鹽鐵、鑄錢等使。
'38'乙亥(二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