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庚子,郭子儀遣其子旰及兵馬使李韶光、大將王祚濟河擊潼關,破之,斬首五百級。安慶緒遣兵救潼關,郭旰等大敗,死者萬餘人。李韶光、王祚戰死,僕固懷恩抱馬首浮渡渭水,退保河東。
'19'庚子(二十二日),郭子儀派他的兒子郭旰與兵馬使李韶光、大將王祚等渡過黃河攻下了潼關,殺敵五百。安慶緒又派兵援救潼關,郭旰等大敗,官軍死者一萬餘人。李韶光與王祚戰死,僕固懷恩抱著馬頭渡過渭水,退保河東。
'20'三月,辛酉,以左相韋見素為左僕射,中書侍郎、同平章事裴冕為右僕射,並罷政事。
'20'三月辛酉(十三日),肅宗任命左相韋見素為左僕射,中書侍郎、同平章事裴冕為右僕射,罷免了二人的施政辦事權力。
初,楊國忠惡憲部尚書苗晉卿,安祿山之反也,請出晉卿為陝郡太守,兼陝、弘農防禦使。晉卿固辭老病,上皇不悅,使之致仕。及長安失守,晉卿潛竄山谷;上至鳳翔,手敕徵之左相,軍國大務悉諮之。
當初,楊國忠因為嫉恨憲 部尚書苗晉卿,安祿山反叛後,就請求玄宗讓苗晉卿出朝為陝郡太守,兼陝郡、弘農郡防禦使。苗晉卿以老弱多病堅決推辭,玄宗不高興,就讓苗晉卿退休。及至長安失守,苗晉卿潛身逃入山谷之中,肅宗來到鳳翔,下手敕徵苗晉卿為左相,軍國大事都向他徵求意見。
'21'上皇思張九齡之先見,為之流涕,遣中使至曲江祭之,厚恤其家。
'21'玄宗思念張九齡對安祿山有先見之明,因此痛哭流涕,派宦官到韶州曲江縣祭祀張九齡,並重賞他的家屬。
'22'尹子奇復引大兵攻睢陽。張巡謂將士曰:“吾受國恩,所守,正死耳。但念諸君捐軀命,膏草野,而賞不酬勳,以此痛心耳。”將士皆激勵請奮。巡遂椎牛,大饗士卒,盡軍出戰。賊望見兵少,笑之。巡執旗,帥諸將直衝賊陳,賊乃大潰,斬將三十餘人,殺士卒三千餘人,逐之數十里。明日,賊又合軍至城下,巡出戰,晝夜數十合,屢摧其鋒,而賊攻圍不輟。
'22'叛軍大將尹子奇又率大軍來進攻睢陽。張巡對將士們說:“我身受國恩,要死守此城,為國家效命。但想到大家為國家獻身,血染原野,而賞賜難以酬勞所建立的功勳,感到萬分痛心。”將士們聽後都情緒激動,奮勇請戰。於是張巡殺牛設宴,犒勞士卒,率全軍出戰。叛軍看見官軍兵少,而嘲笑官軍。張巡手執戰旗,率領眾將直衝叛軍陣中,叛軍全軍潰敗!斬敵將三十餘人,殺死士卒三千餘人,追趕敵軍數十里。第二天,叛軍又集兵逼臨城下,張巡率兵出戰,晝夜交戰數十回合,屢次挫敗了叛軍進攻的鋒銳,但叛軍仍然不停地圍城攻打。
'23'辛未,安守忠將騎二萬寇河東,郭子儀擊走之,斬首八千級,捕虜五千人。
'23'辛未(二十三日),叛軍大將安守忠率領騎兵二萬進攻河東,被郭子儀領兵擊退,殺敵八千,俘虜五千。
'24'夏,四月,顏真卿自荊、襄北詣鳳翔,上以為憲部尚書。
'24'夏季,四月,平原太守顏真卿繞道從荊州、襄陽北至鳳翔,肅宗任命他為憲部尚書。
'25'上以郭子儀為司空、天下兵馬副元帥,使將兵赴鳳翔。庚寅,李歸仁以鐵騎五千邀之於三原北,子儀使其將僕固懷恩、王仲升、渾釋之、李若幽伏兵擊之於白渠留運橋,殺傷略盡,歸仁游水而逸。若幽,神通之玄孫也。
'25'肅示任命郭子儀為司空、天下兵馬副元帥,讓他率兵赴鳳翔。庚寅(十三日),叛軍大將李歸仁率領五千精銳騎兵在三原縣北面截擊郭子儀,郭子儀派部將僕固懷恩、王仲升、渾釋之、李若幽等埋伏於白渠留連邊橋,幾乎全殲叛軍,李歸仁游水逃脫。李若幽是李神通的玄孫。
子儀與王思禮軍合於西渭橋,進屯西。安守忠、李歸仁軍於京城西清渠。相守七日,官軍不進。五月癸丑,守忠偽退,子儀悉師逐之。賊以驍騎九千為長蛇陳,官軍擊之,首尾為兩翼,夾擊官軍,官軍大潰。判官韓液、監軍孫知古皆為賊所擒,軍資器械盡棄之。子儀退保武功,中外戒嚴。
郭子儀與王思禮在西渭橋合兵,進軍駐紮在水西岸。叛軍大將安守忠與李歸仁率兵駐紮在京城西面的清渠。兩軍相持七日,官軍沒有進攻。五月癸丑(初六),安守忠假裝撤退,郭子儀率全軍追擊。叛軍以九千精銳騎兵擺成長蛇陣,官軍從中間進擊,叛軍變首尾為兩軍,夾擊官軍,官軍大敗。判官韓液與監軍孫知古都被叛軍俘獲,軍用物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