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僕射蕭為門下侍郎、同平章事。
'11'韋保衡再貶崖州澄邁令,尋賜自盡。又貶其弟翰林學士、兵部侍郎保義為賓州司戶,所親翰林學士、戶部侍郎劉承雍為涪州司馬。承雍,禹錫之子也。
'11'再貶韋保衡為崖州澄邁縣令,不久又賜韋保衡自盡。又貶韋保衡之弟翰林學士、兵部侍郎韋保義為賓州司戶,韋保衡的親信翰林學士、戶部侍郎劉承雍被貶為涪州司馬。劉承雍是劉禹錫的兒子。
'12'癸卯,赦天下。
'12'癸卯(十二日),宣告大赦天下囚徒。
'13'西川節度使路巖,喜聲色遊宴,委軍府政事於親吏邊鹹、郭籌,皆先行後申,上下畏之。嘗大閱,二人議事,默書紙相示而焚之,軍中以為有異圖,驚懼不安。朝廷聞之,十一月,戊辰,徒巖荊南節度使。鹹、籌潛知其故,遂亡命。
'13'唐西川節度使路巖喜好聲色,遊宴無度,將節度使軍府的政事委託給其所親信的官吏邊鹹、郭籌等人,邊鹹、郭籌處置軍政事務時都是先自行其事,然後才申報路巖,上下官吏對二人十分畏懼。有一次軍府議事,邊鹹與郭籌二人不說話,卻互相在紙條上寫字,傳閱後燒燬,軍府官兵疑惑不解,以為二人密謀有異圖,都驚恐不安。朝廷得之這些情況後,於十一月戊辰(初七),將路巖調任為荊南節度使。邊鹹、郭籌私下裡也得知路巖改官的原因,於是趕忙逃走。
'14'以右僕射蕭鄴同平章事,充河東節度使。
'14'唐僖宗任命右僕射蕭鄴為同平章事,出任河東節度使。
'15'十二月,己亥,詔送佛骨還法門寺。
'15'十二月,己亥(初八),唐僖宗下詔將佛骨送還法門寺。
'16'再貶路巖為新州刺史。
'16'朝廷再將路巖貶為新州刺史。
僖宗惠聖恭定孝皇帝上之上乾符元年(甲午、874)
唐僖宗乾符元年(甲午,公元874年)
'1'春,正月,丁亥,翰林學士盧攜上言,以為:“陛下初臨大寶,宜深念黎元。國家之有百姓,如草木之有根柢,若秋冬培溉,則春夏滋榮。臣竊見關東去年旱災,自虢至海,麥才半收,秋稼幾無,冬菜至少,貧者蓬實為面,蓄槐葉為;或更衰羸,亦難收拾。常年不稔,則散之鄰境;今所在皆飢,無所依投,坐守鄉閭,待盡溝壑。其蠲免餘稅,實無可徵;而州縣以有上供及三司錢,督趣甚急,動加捶撻,雖撤屋伐木,僱妻鬻子,止可供所由酒食之費,未得至於府庫也。或租稅之外,更有他徭;朝廷儻不撫存,百姓實無生計。乞敕州縣,應所欠殘稅,並一切停徵,以俟蠶麥;仍發所在義倉,亟加賑給。至深春之後,有菜葉木牙,繼以桑椹,漸有可食;在今數月之間,尤為窘急,行之不可稽緩。”敕從其言,而有司竟不能行,徒為空文而已。
'1'春季,正月,丁亥(二十七日),翰林學士盧攜向唐僖宗上言,認為:“陛下剛剛登臨皇帝寶座,應該多關心百姓的生活。國家有百姓,就象草木有根柢一樣。如果秋天和冬天著力培育和灌溉,春天和夏天就能滋長繁茂。我在關東地區看到了去年的旱災,自虢州東至大海的廣大地方,小麥僅僅只有一半收成,秋季的莊稼幾乎沒有,冬季的蔬菜就更少了。百姓貧苦之家只好將草籽搗碎當面粉,將槐樹葉子收藏起來當菜。有些老弱病殘的百姓,連草籽、槐葉也無力採集。以往沒有收成的年頭,老百姓就逃散到相鄰的州縣,而現在到處都是饑荒,連一處投靠的地方都沒有,只好坐守在本鄉本土,待餓死後就拋屍至溝壑,悲慘極了。說是免除災區的餘稅,實際上是無稅可徵,但州、縣官吏因為有上供的稅錢以及戶部、轉運、鹽鐵三司錢要向朝廷交納,仍然急迫地督促百姓交糧交款,動不動就捶打鞭撻無法交齊稅款的百姓。一般民戶雖然拆除自己的房屋,砍倒門前的樹木加以變賣,甚至賣兒賣女,賣妻室,所得的錢也只可供催督租稅的吏卒的酒食費用,一文錢也到不了官府的倉庫。有時租稅之外,還有其他各類徭役。百姓已苦到了極處,朝廷如果還不加以救撫,老百姓們就沒有活路了。希望陛下開恩,下令各州、縣官吏,停徵一切還沒有收上來的租稅,待到蠶絲和小麥都有收穫時再說。並且將各地的義倉開啟,迅速賑給飢餓無糧的百姓,一直到春暖花開之時,樹木發芽菜長葉,桑樹長出了桑椹,百姓有充飢的食物之時,才能停止義倉的賑給。在目前幾個月之間,饑饉尤其危急,賑救行動的推行切不可有遲疑稽緩。”唐僖宗對盧攜的上言和建議表示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