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軍尚未開進王險城時,原衛右渠的大臣成己降而復叛,再次進攻漢朝官吏。荀彘命衛右渠的兒子衛長、降相路人的兒子路最勸告朝鮮民眾歸順漢朝,並誅殺成己。漢朝因此而平定朝鮮,設定樂浪、臨屯、玄菟、真番四郡。封參為清侯,韓陰為苴侯,王為平州侯,衛長為幾侯;路最的父親路人為降漢而死,頗有功勞,封為涅陽侯。
左將軍徵至,坐爭功相嫉乖計,棄市。樓船將軍亦坐兵至列口,當待左將軍,擅先縱,失亡多,當誅,贖為庶人。
左將軍荀彘被召回長安,漢武帝以爭功相嫉、計謀乖戾的罪名將其當眾斬首。樓船將軍楊僕也因當初兵至列口時,本應等待與左將軍會合,卻擅自先行,造成很大傷亡,其罪本應斬首,贖身後成為平民。
班固曰:玄菟、樂浪,本箕子所封。昔箕子居朝鮮,教其民以禮義,田蠶織作,為民設禁八條,相殺,以當時償殺;相傷,以谷償;相盜者,男沒入為其家奴,女為婢;欲自贖者人五十萬,雖免為民,俗猶羞之,嫁娶無所售。是以其民終不相盜,無門戶之閉,婦人貞信不淫闢。其田野飲食以籩豆,都邑頗放效吏,往往以杯器食。郡初取吏於遼東,吏見民閉臧,及賈人往者,夜則為盜,俗稍益薄,今於犯禁浸多,至六十餘條。可貴哉,仁賢之化也!然東夷天性柔順,異於三方之外。故孔子悼道不行,設浮桴於海,欲居九夷,有以也夫!
班固曰:玄菟、樂浪,本是箕子的封國。當初箕子居住在朝鮮,用禮義教導他的百姓,掌握種田、養蠶、紡織的方法,併為他們制定八條法令。凡殺人的,當即以本人性命相抵;傷人的,用穀物賠償對方的損失;盜竊的,男子給被盜者做奴,女子做婢;想要自贖其罪的,一人要交贖金五十萬錢,雖被免罪為平民,但按風俗仍被人看不起,想結婚都找不到物件。因此,當地百姓始終不偷不盜,不必為防偷盜而關門閉戶;女子都守貞節,沒有淫亂行為。在鄉間,人們都用竹器和木器盛放食物;在城市中,人們頗仿效官吏的作法,往往用杯盤器皿盛放食物。郡的官員,最初是來自遼東,其中有些人和前來經商的商人看到這裡的老百姓不閉門戶,便在夜間進行偷盜,使當地淳樸的風俗漸遭破壞,以致如今犯禁者日益增多,法令也增加到六十餘條。由此可見,仁人聖賢的教化是多麼的可貴啊!然而,東夷民族天性柔順,與南、西、北三方各民族不同。所以孔子哀痛他的道理不能得到推行時,打算乘筏出海,要到九夷地區去居住,這種想法是有根據的。
'5'秋,七月,膠西於王端薨。
'5'秋季,七月,膠西王劉端去世。
'6'武都氐反,分徙酒泉。
'6'武都郡氐族叛亂,漢朝將他們分批遷往酒泉。
四年,(甲戍,前107)
四年(甲戍,公元前107年)》/B
'1'冬,十月,上行幸雍,祠五。通回中道,遂北出蕭關,歷獨鹿、鳴澤,自代而還,幸河東。春,三月,祠后土,赦汾陰、夏陽、中都死罪以下。
'1'冬季,十月,漢武帝巡遊至雍,祭祀於五。回中的道路已然打通,於是漢武帝北出蕭關,經獨鹿山、鳴澤湖,到代地返回、途中巡察了河東郡。春季,三月,漢武帝祭祀后土神,下令赦免汾陰、夏陽、中都地區死刑以下囚犯。
'2'夏、大旱。
'2'夏季,大旱。
'3'匈奴自衛、霍度幕以來,希復為寇,遠徙北方,休養士馬,習射獵,數使使於漢,好辭甘言求請和親。漢使北地人王烏等窺匈奴,烏從其俗,去節入穹廬,單于愛之,佯許甘言,為遣其太子入漢為質。漢使楊信於匈奴,信不肯從其俗,單于曰:“故約漢嘗遣翁主,給繒絮食物有品,以和親,而匈奴亦不擾邊。今乃欲反古,令吾太子為質,無幾矣。”信既歸,漢又使王烏往,而單于復諂以甘言,欲多得漢財物,紿謂王烏曰:“吾欲入漢見天子面,相約為兄弟。”王烏歸報漢,漢為單于築邸於長安。匈奴曰:“非得漢貴人使,吾不與誠語。”匈奴使其貴人至漢,病,漢予藥,欲愈之,不幸而死。漢使路充國佩二千石印綬往使,因送其喪,厚葬,直數千金,曰:“此漢貴人也。”單于以為漢殺吾貴使者,乃留路充國不歸。諸所言者,單于特空紿王烏,殊無意入漢及遣太子。於是匈奴數使奇兵侵犯漢邊。乃拜郭昌為拔胡將軍,及浞野侯屯朔方以東,備胡。
'3'匈奴自衛青、霍去病率軍穿越大沙漠以來,很少再對漢朝進行侵擾,遷往北方很遠的地方,休養士卒馬匹,進行射獵訓練,並多次派使臣到漢朝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