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21部分

且渠都隆奇亡之右賢王所,其民盡降呼韓邪單于。呼韓單于歸庭;數月,罷兵,使各歸故地,乃收其兄呼屠吾斯在民間者,立為左谷蠡王,使人告右賢貴人,欲令殺右賢王。其冬,都隆奇與右賢王共立日逐王薄胥堂為屠耆單于,發兵數萬人東襲呼韓邪單于,呼韓邪單于兵敗走。屠耆單于還,以其長子都塗吾西為左谷蠡王,少子姑瞀樓頭為右谷蠡王,留居單于庭。

'6'匈奴握衍朐單于暴虐兇殘,好殺人,全國上下都離心離德。太子、左賢王又多次誣陷東部地區的貴族,這些人全都感到怨恨。正在此時,烏桓派兵襲擊居於匈奴東部邊疆的姑夕王,獲得大批人口,單于很惱怒。姑夕王害怕單于降罪,便與烏禪幕及東部地區貴族一同擁立稽侯為呼韓邪單于,並徵發東部地區軍隊四五萬人,向西進攻握衍朐單于,直抵姑且水北岸。尚未交戰,握衍朐單于的軍隊已先行敗逃,派人通知其弟右賢王說:“匈奴人一起攻擊我,你肯發兵幫助我嗎?”右賢王說:“你不愛惜別人,屠殺兄弟和各位貴族,你就死在自己那裡吧,不要來玷汙我!”握衍朐單于感到憤恨,自殺而死。左大且渠都隆奇逃到右賢王住地,屬下部眾全部歸降呼韓邪單于。呼韓邪單于回到王庭。數月之後,將軍隊遣散,命各回本地,找到在民間的兄長呼屠吾斯,立為左谷蠡王,並派人煽動右賢王屬下貴族,打算命其殺死右賢王。這年冬天,都隆奇與右賢王共同擁立日逐王薄胥堂為屠耆單于,發兵數萬向東進攻呼韓邪單于,呼韓邪單于軍隊敗逃。屠耆單于返回本地,立其長子都塗吾西為左谷蠡王,小兒子姑瞀樓頭為右谷蠡王,命二人留居單于王庭。

五鳳元年(甲子、前57)

五鳳元年(甲子,公元前57年)

'1'春,正月,上幸甘泉,郊泰。

'1'春季,正月,漢宣帝前往甘泉,在泰祭祀天神。

'2'皇太子冠。

'2'皇太子劉舉行加冠典禮。

'3'秋,七月,匈奴屠耆單于使先賢撣兄右奧王與烏藉都尉各二萬騎屯東方,以備呼韓邪單于。是時西方呼揭王來與唯犁當戶謀,共讒右賢王,言欲自立為單于。屠耆單于殺右賢王父子;後知其冤,復殺唯犁當戶,於是呼揭王恐,遂畔去,自立為呼揭單于。右奧王聞之,即自立為車犁單于。烏藉都尉亦自立為烏藉單于。凡五單于。屠耆單于自將兵東擊車犁單于,使都隆奇擊烏藉。烏藉、車犁皆敗,西北走,與呼揭單于兵合為四萬人。烏藉、呼揭皆去單于號,共併力尊輔車犁單于。屠耆單于聞之,使左大將、都尉將四萬騎分屯東方,以備呼韓邪單于,自將四萬騎西擊車犁單于。車犁單于敗,西北走。屠耆單于即引兵西南留敦地。

'3'秋季,七月,匈奴屠耆單于派先賢撣的哥哥右奧王與烏藉都尉各率二萬騎兵屯駐於東部地區,以防備呼韓邪單于。此時,匈奴西部呼揭王前來與唯犁當戶合謀,一同陷害右賢王,說他想自立為單于。屠耆單于殺死右賢王父子,後得知右賢王冤枉,便又將唯犁當戶殺死,於是呼揭王心中害怕,叛逃而去,自立為呼揭單于。右奧王聽說後,便自立為車犁單于。烏藉都尉也自立為烏藉單于。於是匈奴一共有了五位單于。屠耆單于親自率兵向東進攻車犁單崐於,派都隆奇率兵進攻烏藉單于。烏藉、車犁兩單于戰敗,向西北方向退走,與呼揭單于合兵一處,共四萬人,烏藉、呼揭都去掉單于稱號,共同全力輔助車犁單于。屠耆單于聽說後,派左大將、都尉率領騎兵四萬分別屯駐於東部,以防備呼韓邪單于,自己親率騎兵四萬向西進攻車犁單于。車犁單于兵敗,向西北方向退去。屠耆單于遂即率兵轉向西南,留居敦地區。

漢議者多曰:“匈奴為害日久,可因其壞亂,舉兵滅之。”詔問御史大夫蕭望之,對曰:“《春秋》,晉士丐帥師侵齊,聞齊侯卒,引師而還,君子大其不伐喪,以為恩足以服孝子,誼足以動諸侯。前單于慕化鄉善,稱弟,遣使請求和親,海內欣然,夷狄莫不聞。未終奉約,不幸為賊臣所殺;今而伐之,是乘亂而幸災也,彼必奔走遠遁。不以義動,兵恐勞而無功。宜遣使者弔問,輔其微弱,救其災患;四夷聞之。鹹貴中國之仁義。如遂蒙恩得復其位,必稱臣服從,此德之盛也。”上從其議。

漢朝群臣議論匈奴的形勢,多數人認為:“匈奴為害多年,可乘其衰敗內亂的機會興兵將其滅亡。”漢宣帝下詔向御史大夫蕭望之詢問,蕭望之回答說:“《春秋》上記載,晉國士率兵征伐齊國,聽說齊侯去世的訊息,便率兵撤回。君子重視的是,不乘敵國喪亂的機會去進攻,認為恩足以使孝子心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