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製品)六部;
動物界——蟲、鱗、介、禽、獸。最後列人部,共六部。
這種分類原則有深刻的哲學思想作指導。《本草綱目·凡例》闡述其指
導思想說:“首以水、火,次之以土,水火為萬物之先,土為萬物之母也。
次之以金、石,從土也。次之以草、谷、菜、果、木,從微至巨也。次之以
服器,從草、木也。次之以蟲、鱗、介、禽、獸,終之以人,從賤至貴也。”
在無機物中,先列水、火,而不先以玉石,符合金元以來醫學界五行尊
水火的基本觀點。水火對維持生命最為重要;其次是土,人和萬物生長都靠
土。金石出於土中,故應列於後。
在植物中,草、谷、菜屬本草,果、木屬木本,表明先有低階植物,後
有高階植物,即“從微至巨”。服器屬於草木製品,歸屬於後,理所當然。
在動物中,由蟲到獸,從無脊椎到有脊椎,由低階動物到高階動物。人
居最後,從生物學上看是最高等的動物,此即“從賤至貴”的原則。這種排
列次序,實質上包含著生物進化論思想因素。16 部分類,只是一個大綱。每
一類仍過於龐雜,例如草部共有439 種(附錄、有名未用除外),仍不易掌
握。李時珍進而創立60 類分類法,每部之下,再細分若干類,使綱目更加清
晰。
60 類的名稱和它所屬的部如下:
①水部——天水、地水 2 類
②火部——火類 1 類
③土部——土類 1 類
④金石部——金、玉、石、滷石 4 類
⑤草部——山草、芳草、隰草、毒草、蔓草、水草、
石草、苔草、雜草、有名未用 10 類
⑥谷部——麻麥稻、稷粟、菽豆、造釀
(指穀物製品) 4 類
⑦菜部——葷辛、柔滑、蓏菜、水菜、芝栭 5 類
⑧果部——五果、山果、夷果、味果、蓏類、水果6 類
⑨木部——香木、喬木、灌木、寓木、苞木、雜木6 類
⑩服器部——服帛、器物 2 類
虫部——卵生、化生、溼生 3 類
鱗部——龍類、蛇類、魚類、無鱗魚類 4 類
介部——龜鱉類、蚌蛤類 2 類
禽部——水禽、原禽、林禽、山禽 4 類
獸部——畜類、獸類、鼠類、寓類、怪類 5 類
人部——人類 1 類
有了60 類的劃分,人們對藥物類別的瞭解更進一層。草部的山草、隰草、
水草、石草,按草的生長環境劃分;芳草、毒草,按氣味、毒性劃分:蔓草
按形態劃分。果部的山果、水果,按生長環境劃分;蓏果,按性質劃分。木
部的喬木、灌木、苞木,按形態劃分;香木,按氣味劃分。禽部的山禽、水
禽,原禽、林禽,按棲息環境劃分。獸部的畜與獸,按家養與野生劃分。
按照60 類的劃分,知道藥物的名稱,就大體可瞭解其所屬部類;掌握了
部類,也易於檢索藥物。《本草綱目》自第5 卷至52 卷所載藥物,就是按這
種以部統類的綱目劃分的。
李時珍按照“析族區類”的分類原則,在類之下,還分有若干族。為了
避免煩瑣,書中沒有標明族的名稱。在植物類藥物中,這種族的歸納容易為
人所覺察。親緣關係相近的植物往往排列在一起。例如草部芳草類,廉姜、
山姜、豆蔻、薑黃、鬱金等屬姜科植物;草部芳草類,菊、野菊、艾、千年
艾、青蒿、白蒿、黃花蒿等都是菊科植物;果部山果類,梨、棠梨、木瓜、
山楂、林檎、枇杷、櫻桃等都屬薔薇科植物。
《本草綱目》中植物藥居多,其中草部8 類,谷部3 類,菜部5 類,果
部6 類,木部5 類。五部共計27 類(雜草、有名未用、造釀、雜木四類未計
人)。五部27 類的植物分類法,較之西方植物分類學鼻祖林奈1755 年創立
的兩類24 綱(顯花植物、隱花植物兩大類,顯花植物中分單雄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