銜大豆葉嚼而傅之,四隻小鼠狠終於被救活了。李時珍透過這一故事,在《本
草綱目》豆葉《主治》欄下寫道:“搗傅蛇咬,頻易即瘥。”《發明》欄下
寫道:“後人以豆葉治蛇咬,蓋本於此。”(校點本第三冊,第1506 頁)
飴糖能下惡血的效用,李時珍也是從《集異記》的一段神怪記載中悟出。
說古有河朔健將,飛矢中目,拔矢而鏃留其中,鉗之不動,痛困欲絕。忽夢
一胡僧,告以秘方,令以米汁,注之可愈。遍訊無人省悟。一日僧人來化緣,
正像夢中所見胡僧,向他求教,告曰:只用寒食飴點之。如法治之,至夜瘡
癢,用力鉗即出,旬日之間箭傷痊癒。李時珍根據夢中僧人所傳秘方,悟出
飴糖的功效,可”止渴去血”,“治唾血、吐血”,“打損瘀血者,熬焦酒
服,能下惡血”。還可治誤吞錢釵及箭簇不出等。(《飴糖·發明》校點本
第三冊,第1551 頁)
染布的藍澱水可殺蟲、治噎疾,也是透過一個偶然事件發現的。李時珍
說:“澱乃藍與石灰作成,其氣味與藍稍有不同,而其止血、拔毒、殺蟲之
功,似勝於藍。”他引用《廣五行記》中一個故事,說唐代絳州有一僧人,
病噎不下食數年。臨死,對徒弟們說,我死後可開胸視之,有何物苦我如此。
死後,徒眾剖其胸,果得一寄生小蟲,似魚而有兩頭,遍體長肉鱗,放缽中,
跳躍不已。投以諸食,均不見食,反被銷化為水;投以毒物,亦被銷化。恰
有一僧作藍澱,隨手以澱水投之,蟲即怖懼奔跳,又一會就死而化為水。李
時珍肯定藍澱水有殺蟲之功,並指出“世傳澱水能治噎疾,蓋本於此”。“
今方士或以染缸水飲食治噎膈,皆取其殺蟲也。”(《藍澱·發明》校點本
第二冊,第1089 頁)
染布水能殺蟲,李時珍還引用另一則故事加以證明。“昔有人因醉飲田
中水,誤吞水蛭。胸腹脹痛,面黃,遍醫不效。因宿店中甚渴,誤飲此水,
大瀉數行。平明視之,水蛭無數,其病頓愈也。”(《浸藍水·發明》校點
本第一冊,第411 頁)李時珍分析染布水的醫藥價值說:“藍水,染布,皆
取藍及石灰,能殺蟲解毒之義。”患者因誤飲田中水蛭入腹中,又誤飲澱水
而殺蛭。李時珍並未因其事出偶然而輕易放過,反從這一誤中之誤的故事,
悟出藥理,寫入《本草綱目》。
《本草綱目》還引用了一個楚惠王吞水蛭而巧愈腹疾的故事。史載楚惠
王食寒菹,發現其中有一隻水蛭,因恐聲張起來,監食者將被斬,乃吞之。
他正患腹疾,吞蛭之後,腹疾不藥而癒。令尹解釋說,這是因惠王有仁德,
皇天保佑了他。李時珍用王充《論衡》對這一故事的科學解釋說:“蛭乃食
血之蟲。楚王殆有積血之病,故食蛭而病癒也。”李時珍在《水蛭·發明》
中引用這一歷史記載,說明水蛭在藥學上的妙用。“主治”欄中寫明水蛭可
“逐惡血瘀血”、“破血癥積聚”。
李時珍引用《太平御覽》裡的一則鬼怪故事,證明烏骨雞的妙用。”夏
侯弘行江陵,逢一大鬼引小鬼數百行。弘潛捉末後一小鬼問之,曰:此廣州
大殺也,持弓戟在荊揚二州殺人。若中心腹者死,餘處猶可救。弘曰:治之
有方乎?曰:但殺白烏骨雞薄心即瘥。”據說荊揚二州病心腹痛者甚眾,夏
侯弘用此方治之,十愈八九。李時珍將烏骨雞治心腹痛的效能寫入“主治”
欄下,並說:”中惡用烏雞,自弘始也。此說雖涉迂怪,然其方則神妙,謂
非神傳不可也。”(《烏骨雞·發明》校點本第四冊,第2590 頁)這說明烏
骨雞治心腹痛的功效雖附會以神怪故事,仍不可否認其科學性。李時珍用歷
史考證方法,透過神奇的偶然性而發現其中的科學內容。他沒有因噎廢食,
把科學的核心同神秘的外殼一起拋棄。
食柏葉可以健身延壽,是取自《抱朴子》的一則神奇記載。秦末農民起
義中,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