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223部分

但胡風通天神力,而倒在他懷中的雅袖卻是如履平地,沒有感覺到一絲的搖晃。

泰山遠在DS省AT市,沒想到這次去DS不是去找自己的父母,卻是要帶雅袖看泰山日出,完成她這一生中最後的……最後的…心中痛苦,撕心裂肺般的悲傷。

以胡風現在的功力若正要認真起來,加上是高速的跳躍,避免了很多彎路,相信不出數小時,必定能奔幾千公里。奈何為了雅袖躺在自己懷裡,又安全又舒適,胡風只能壓下狂奔的速度,緩緩向著泰山飛馳,只盼著黎明前,能帶著雅袖到達泰山之巔。

在這幾小時之中,雅袖就是這般安靜的倒在胡風的懷裡,雅袖的看著他,當他累了時候,她會替他抹去額頭汗水,也就是這幾小時中,恰恰是雅袖感覺最幸福的時刻。

三年之前,他們也來過這裡,只不過可惜了,當時雅袖與胡風之間,整日裡除了爭吵鬥嘴之外,再沒有別的交集了,更不會想到,有一天胡風會陪著自己看泰山日出的。

………………

泰山之稱最早見於《詩經》,“泰”意為極大、通暢、安寧。

泰山突兀的立於華北大平原邊上的齊魯古國,同衡山,恆山,華山,嵩山合稱五嶽,因地處東部,故稱東嶽,又有‘五嶽之長‘的稱號。

它東臨波瀾壯闊的大海,西靠源遠流長的黃河,凌駕於齊魯大地,幾千年來一直是東方政治、經濟、文化的中心。

泰山入口頗多。如今胡風卻是隨意選了一條路,飛身而上,踩著雲霞,踏著煙霧。要是白天被人看見,還以為碰到了神仙。

只見他腳尖輕點,穿越在每一塊岩石之間。

而他今天走的這條路為泰山東路,這個路還有一個名字叫做泰山御道。

其名字的由來,是因歷朝皇帝也從這條道登山。它是歷史悠久的登頂路,千百年來為登山主道。沿途林蔭夾道,石階盤旋,峰巒競秀,泉溪爭流,自然景觀雄奇秀美。沿途古蹟眾多,共計有古寺廟8處,碑碣192塊,摩崖刻石366處,傳統文化韻味濃郁。

古往今來,無論歷朝的帝王將相、文人騷客、達官貴人,還是普通百姓以及進山朝拜、許願還願的香客,大都沿此路上山。

胡風登山而上,不是走山而是飛山,他憑藉著自己極限速度和雄厚的功力,腳不沾地,人影重重,本是一人上山,看來像有千百人一樣,其實都是殘象所至。

較之三年前,胡風確實有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就算是他懷中的雅袖,用眼睛都看不到任何的事物,只覺得一切都是模糊的,因為胡風的速度早就超越了她肉眼的速度。

速度越快,風力越大,不多時,雅袖幾乎被吹的睜不開眼睛,只覺得耳邊風聲隆隆,什麼都聽不清楚了。

胡風就她緊緊的抱在懷中,用身體的溫度溫暖著她。

一路沿山飛躍,直接穿過中天門,見索道處,更是毫不理會,抽身而躍,單一踏,踩著索道急速而奔。索道之下更是溝谷壑壑,深不見底一片漆黑。

少頃,胡風直衝南大門,然後踏巖而上,直達玉皇頂。

玉皇頂是泰山主峰之巔,海拔一千五百四十五米。因峰頂有玉皇廟而得名。位於碧霞祠北,為泰山絕頂,舊稱太平頂,又名天柱峰。玉皇廟始建年代無考,明成化年間重修。主要建築有玉皇殿、迎旭亭、望河亭、東西配殿等,殿內祀玉皇大帝銅像。神龕上匾額題“柴望遺風”,說明遠古帝王曾於此燔柴祭天,望祀山川諸神。殿前有“極頂石”,標誌著泰山的最高點。極頂石西北有“古登封臺”碑刻,說明這裡是歷代帝王登封泰山時的設壇祭天之處。東亭可望“旭日東昇”,西亭可觀“黃河玉帶”。

相較之神農頂,卻是另一番風味。胡風當年修習《碧落黃泉大法》於陰山森木之中,比起大都市的生活,他更加喜歡這樣依天地萬物為伴的感覺。

泰山玉皇頂上,歷代帝王都在這裡築壇祭天,如今卻成了人們登高望遠、憑眺祖國大好河山的地方。而玉皇頂宮門外的石碑,不著一字,也頗讓人流連揣測。

據說,漢武帝登基以後,採取了許多富國強兵的措施,懾服了匈奴,平定了內亂,出現了國泰民安、經濟繁榮的局面。漢武帝好大喜功,對自己開創的天下一統的西漢王朝十分得意,便大規模地到泰山進行封禪活動,僅前後二十一年的時間,封禪之禮便行了七次之多。

公元一一零年,三月,漢武帝來泰山封禪,見到以前的帝王來泰山都樹碑立傳,為自己歌功頌德,他對此嗤之以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