協議和佔領運河的行動難道不是又一個萊茵蘭嗎?進一步地試圖遷就和綏靖納賽爾難道不是又一個慕尼黑嗎?艾登不想再重溫這一切了。如果必須對納賽爾動用武力,那麼最好馬上動手,切莫拖延。
莫萊總理對設在布痕瓦爾德的德國集中營記憶猶新,並且與艾登所見略同。比利時外交大臣保羅?亨利?斯帕克也是如此。他在危機期間寫給英國外交大臣的一封信中說:“我不想對您隱瞞,我的腦海中索繞著對希特勒時代初期所犯錯誤的記憶。這些錯誤使我們付出了慘重的代價。”
華盛頓並不像歐洲那樣迫不急待。不過,西方國家雖然沒有就如何對付納賽爾達成一致意見,但歸後還是制訂了一項以防成萬一的計劃,以便應付在蘇伊士運河問題上一決雌雄可能導致的石油危機。艾森豪威爾批准成立一個“中東應急委員會”,以便制定在運河關閉情況下的西方石油供應方案。該委員會與“英國石油供應諮詢委員會”和歐洲經濟合作組織建立了密切的通訊聯絡。
9月份,艾森豪威爾在致艾登的信中堅持認為“使納賽爾身價倍增”是危險的舉動。對此外交部常務副大臣伊馬?柯克帕特里克給予了尖刻的答覆:“我希望總統是正確的,但是我確信他錯了……如果我們退縮,而納賽爾鞏固了他的地位並且逐步接制了產油國,那麼據我們得到的情報,他就能夠並且下決心毀掉我們。如裡我們有一年或者兩年得不到中東石油。我們的黃金儲備就會蕩然無存。如果我們的黃金儲備蕩然無存,英鎊區就會解體。如果英鎊區解體,而且我們沒有儲備,那麼我們就無力在德國和任何其他地方維持駐軍。我懷疑,我們是否將有能力支付最低限度的必要的防衛開支。而無力防衛的國家是毫無希望的國家。”
就在同一個月,蘇伊士運河危機仍在孕育之中。頗受艾森豪威爾賞識的得克薩斯石油富翁羅伯特?安德森,以總統私人智囊的身份秘密訪問了沙烏地阿拉伯。他的目的是要沙烏地阿拉伯人對納賽爾施加壓力。在利雅得,安德森警告沙特國王和外交大臣費薩爾親王說,美國已經取得重大進展,將開發出遠比石油更廉價和更高效的能源,從而可能使沙特和所有中東的石油變得一錢不值。如果運河被當做一種敲詐勒索的工具,那麼美國就不得不把這種技術提供給歐洲人。書 包 網 txt小說上傳分享
第二十四章 蘇伊士運河危機(5)
這種替代能源是什麼呢?沙特國王問道。
安德森回答說:“原子能。”
無論是沙特國王還是讀過一些關於核電站書籍的費薩爾親王似乎都沒有被打動,也沒有對沙特石油在世界市場上的競爭能力表示半點懷疑。他們對安德森的警告置之不理。
與此同時,英國和法國的關鍵決策人物對於以聯合國為核心,以外交方式解決危機的前景已經疑竇叢生。他的結論是,只有動武才能對納賽爾發生效力。
動武
1956年10月24日,包括雙方外交部長在內的英國和法國高階外交和軍事官員在巴黎郊外色佛爾的一間別野裡,秘密會晤了包括戴維?本古裡安、摩西?達揚和西蒙?佩雷斯在內的以色列最高階代表團。三國達成了一項諒解:以色列為了對付埃及的威脅和軍事壓力,將穿越幾乎荒無人煙的西奈半島,對蘇伊士運河發動軍事攻擊。英國和法國將就保護運河發出一項最後通碟。如果戰鬥繼續進行——這將是確定無疑的——他們將進入運河區,以保護國際水道。英國和法國的最終目的將是實現運河問題的解決,並且在可能情況下,在此過程中推翻納賽爾。
就在締結色佛爾秘密條約的前一天,埃及和敘利亞成立了在埃及控制下的聯合軍事指揮部。翌日,約旦也加人了聯合軍事指揮部。一切已成定局。
然而就在這時,卻發生了一連串稀奇古怪的政治事件和個人風波,使蘇伊士運河危機更加複雜。10月24日,也就是色佛爾會議的同一天,蘇聯紅軍部隊開進了布達佩斯,去鎮壓匈牙利爆發的反對蘇聯控制的革命。然後,安東厄?艾登的健康狀況出現了問題。1956年6月,艾森豪威爾因患腸炎而不得不動了手術。因此,就在衝突迫在眉睫的關口,大西洋兩岸的兩位主角都已健康狀況不佳。
經過幾個月的躊躇和拖延之後,事情開始發生急劇的變化。10月29日,以色列攻入西奈,開始履行色佛爾協定。10月30日,倫敦和巴黎發出了最後通牒,並且宣佈了佔領運河區的意圖。同一天,蘇聯軍隊從布達佩斯撤出,並且做出了不干預的許諾。翌日,10月31日,英國轟炸了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