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合考察團來這麼一趟,北崇的收穫真的是巨大。
而且最後機井的事宜,還真沒放了空炮,他們回去大約一週左右,周養志拿了北崇和陽州的申請報告,來到省裡活動——他倒是想不拿北崇的報告呢,不打北崇旗號,誰會理他?
林業廳的人對周市長不冷不熱,不成想他待了兩天之後,居然被副省長歐陽貴叫了去。
歐省長很平易近人,他詢問了一下具體的情況之後表示,從林業總局要錢,那根本是沒影的事,他很坦白地說,退耕還林沒有考慮配套設施,這不能算總局的疏忽——咱的退耕還林指標,是透過非正常渠道補辦的,是咱求著還林,不是別人逼著還林。
不過同時,歐陽貴又說,不管好藉口壞藉口,這總是個藉口,將來有機會的話,看能從總局衝抵些什麼東西,不得不說,歐省長說話做事,還是比較直接的。
但是衝抵,總還是比不上直接撥款的,這一點,都無需他強調。
然而,歐省長的直接,還體現在其他方面,他很明確地表示,二百四十口井,陽州是想都不用想,從總局都弄不到錢,我只能攔腰一刀,答應你一百二十口。
這其中,有六十口要給北崇,剩下六十口,你們陽州看著分。
做為領導,絕對不能下面要什麼就給什麼,歐陽貴就算攔腰砍掉一半,下面也得感激涕零,終究是沒被全砍掉不是?而且北崇要的一百口井,他也只給了六十口——倒不信陳太忠會怨他。
周養志對這個回答,也是頗為意外,意外之一,是省裡真的要給錢了,意外之二,是攔腰砍了一半——既然要給了,不能多給點嗎?
所以他稍微地嘗試一下。爭取多要一點,在被明確拒絕之後,他又婉轉地表示,北崇的水資源,在陽州不算落後,既然砍了一半,給他們五十口井行嗎?
這話說得不是很準確。北崇的地表流量和人均水資源,在陽州確實不算落後。但是北崇是個地廣人稀的地方,山地又多,水資源的分佈極其不均衡,雖說比某些半沙化的地方強很多,可季節性缺水的現象,並不能忽視。
不過歐陽貴無意跟他爭這些,只是淡淡地表示:我偏向北崇,因為那裡值得扶持。
副省長說一句“我願意”,副市長有再多理由都是白搭。
事實上。歐陽貴之所以表示得這麼直接,也是因為北崇的發展速度,超乎了他的想像。
歐省長跟陳書記,原本就不是外人,陳太忠在剛剛上任的時候,歐陽貴並沒有怎麼大力支援——不是不想,而是不能。北崇終究太小太落後了,他若是直接關注,一個縣區撥五六百萬下去……恆北其他一百多個縣區怎麼辦?
等後來他發現北崇搞得風生水起的時候,想要關注都沒什麼理由了,陳某人不習慣跟省裡要錢,幾個跟農林水有關的專案。都是從上面部委裡跑下來的,清陽河開發,也是跟外省合作,開發的錢還是北崇自己找的。
要不說人要太有本事了,連自己人都有壓力,挺好的一個發展樣板,歐陽貴居然插不進去手。這真的令人感到遺憾,雖然以他跟陳太忠的關係,強行分潤點功勞也不是不可以,但總不是那麼冠冕堂皇。
而目前看來,北崇騰飛的架勢,是擋也擋不住了,這個時候再不下手,就有點晚了。
就連他分管的農業廳,都開始往北崇撥大專案了,這世道從來都是錦上添花易,雪中送炭難,眼看豐收在望,誰也想搭車賺政績——北崇的騰飛,我們是出了力的,
正經是很需要專案的陽州其他縣區,大家暫時沒興趣理會。
歐省長做出了這個決定,同時告誡周養志,你們也多跑一跑省科委,眾人拾柴火焰高嘛,陽州要發展,必須使出所有的力量,尋找任何可能的支援。
周市長分管農林水的,跟科委不搭界,不過有了歐省長的指示,他倒也不怕偶爾越個界——政府工作並不是孤立的,他一手促成此事,總比被別人分潤要好。
不成想省科委的老大穆樺出去開會了,郭主任則是繼續在下面視察星火計劃,他只能悻悻地迴轉,等他再次電話預約的時候,郭主任婉轉地回答:陽州的情況我跟穆老大說了,他想先找下面具體辦事的同志瞭解一下情況。
話雖然婉轉,但並不難理解,穆樺沒見他的興趣,姓周的既不是政府一把手,也不是分管科教文衛的,說不見就不見了。
不過更讓周養志感到不快的是,“下面具體辦事的同志”明顯是指陳太忠,一時間,他真的難以抑制心中的那份悻悻,我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