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挖坑誘自己往裡跳,但是聽他抱怨說潘劍屏都要罵娘,就知道這是自己多心了——沒辦,人在官場,不謹慎不行。
既然不是別人挖坑,他倒是有興趣瞭解一下情況了,“老高,按你的說,都是照著制度執行的,為什麼還會多出這麼多沒回遷的呢?”
“有的人家兄弟姐妹多,要求多一點吧,”高濤苦笑一聲,“具體情況我也不是很瞭解,這一面之詞……我也就是這麼一說,反正咱管不了,我就沒怎麼操心過。”
“可是這個拆遷,目前是個大問題啊,”陳太忠看著他,緩緩地發話,“物質文明的建設,離不開精神文明的支援,兩條腿走路……才會更穩當吧?”
“那您的意思是?”高處長心驚膽戰之下,也叫出了“您”,沒辦,他真的不知道這個年輕的副主任,到底想要幹什麼。
“我隨便問一問,”陳太忠嘆口氣,將手裡的資料隨手一丟,若有所思地輕聲嘀咕一句,“看來……還是需要一個好的切入點啊……”
看了一天的資料之後,陳太忠這心裡實在高興不起來,以前他從未接觸過類似的工作,只是坐在機關裡,對可能發生或者即將發生的事情做準備和規劃,見招拆招罷了,就算有些工作是主動發動,可也是有目的性地攻城略地。
他發誓自己從未見過這麼多的鬧心事兒,能被捅到省文明辦的事情,一般都小不了——起碼當事人不會認為小了,倒不愧是人間百態。
當天晚上,他將趙明博喊了出來,又叫上雷蕾和張馨,四個人坐在一起喝酒吃飯,對自己今天手裡見到的資料做一個甄選,看看其中有什麼可以拿出來操作的。
說著說著,就說到了這個回遷的問題,趙所長一聽說是西廓村的回遷,不屑地笑一聲,“政府公示是政府公示,壞就壞在,那兩棟樓蓋得不錯,地方也好。”
一般而言,相對出售的商品房,回遷樓的質量不是很高,那兩棟樓雖然是七層,一開始也是真材實料地蓋著,跟其他商品房一樣的待遇。
於是,這房子就俏手了,高濤說的有些戶裡的兄弟姐妹多,確實也是這麼回事,那麼,有辦的就跟房地產公司多要房子唄。
除開那些釘子戶關係戶不提,有人將文章做到了提現的那些戶主身上,這樓房開發都有個週期的,而且房地產商為了回籠資金,要蓋肯定是先蓋商品房——沒誰傻到先蓋回遷樓的。
隨著樓房一棟一棟地起來,房價就慢慢地漲上來了,那些提現的戶主想後悔也晚了——當然,不後悔的主兒也不少,拿了現金可以做生意。
趙明博偏偏就知道一些這裡的貓膩,照他說,那些提現的戶主得到的現金,不是出自於房地產公司,而是一些“有辦的人”委託房地產公司出面,代買這回遷證兒的。
其實誰也不傻,到底是不是代買,全是開發公司上嘴皮碰下嘴皮的事兒,可以肯定的是,那片兒的房價沒漲的話,估計這些代買的人就不會露面。
這就是一下多了三十戶出來,而且這些人裡也有多佔的,那麼,有五十來戶沒地兒可去,那就很正常了。
趙所長並不知道詳細的資料,但是他知道這種手段,官商勾結翻手為雲覆手為雨的,那些有辦的人裡,就有不少是跟政府裡什麼人掛鉤的,甚至還有政府人員。
“這個豪斯房地產,手段可不怎麼光明,”陳太忠聽得皺一皺眉頭,越發覺得此事難辦了,這種內幕交易,想弄明白裡面的根由,必須得房地產公司的財務配合。
可這個難度就太高了,先不說人家願意不願意,哪怕就是他身懷仙術,能悄然潛入那公司去,但是這麼多年過去了,誰還能保留這些東西?
“這個倒未必是他們願意的,”雷蕾柔聲發話,作為一個記者,她知道得也不少,雖然對基層生活的瞭解,肯定趕不上趙所長,但是上面的一些東西,她還比較清楚的。
豪斯房地產也未必願意這麼搞,畢竟是他們要把事情坐實的話,房子就要賣給這些有辦的人,回遷戶並不是都能準準地一戶換一戶,要比照面積,執行多退少補的政策。
大多時候,人們都願意選擇“少補”,隨便再補一點,就能換到大一點的房子,而這個“少補”的價格,還是按當年的價格來的,不能隨市場價走。
這麼一來,豪斯公司真的是枉做小人了,他們一點利益都沒得到,還得面對無房的五十來戶人家的糾纏——換給誰不頭疼?
然而,頭疼也得做,有辦的人就是有辦,照雷蕾的說就是,“別看他們是房地產公司,出來個區建委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