樓健勇被證件拖得差點破產,但是他對銷售還是很看好的,因為北崇的發展,還遠超他的預期。
在他來北崇搞房地產之前,不止一個朋友嘲笑他的選擇,說你到北崇那窮山溝賣房子,真是腦子進水了,這房子你打算賣給誰?賺多少?
北崇以前也有商品樓房,但是事實上,那些都是單位集資房,像廖大寶買的房子,就是以區政府的名義搞的集資房,此外區黨委、交通局、農業局和信用社等,也有自己的集資樓房。
除此之外,北崇再沒有面向社會銷售的樓房,也就是說,以前的樓房哪怕也算商品房,但都是衝著團購才去的,沒誰去琢磨掙散戶的錢,散戶也就沒幾個錢。
反正大家基本上都有地,想住房子自己蓋就行了。
樓健勇卻是很慶幸自己的選擇,因為在他蓋樓期間,由一開始的無人問津,到後來是天天有人過來問:你這房子到底什麼時候開始賣?
沒拿上證呢,他只能苦笑著跟對方解釋,隨著問的人越來越多,他漸漸地有了自信:這買賣還真的選對了。
也有人過來問團購,比如說有兩個包工頭,就表示說要買十來套房子,他說沒證,包工頭說沒事,我們也是幹工程的,知道這些。
陳書記盯我這一塊盯得可是很緊,樓健勇苦笑著回答。
包工頭轉身就走。
在拿到銷售許可證之後,樓總親自去區黨委,熱情邀請陳書記參加觀禮。
陳太忠當然記得這貨,不過事情已經揭過了,這貨還是在自己的地盤上做生意,他也不好計較太多,“我就不去了,到時候區黨委給你送個花籃……這塊地五十萬,你買得夠便宜。”
“當時就是這個價錢,”樓健勇一聽。趕忙解釋,“其實都有點溢價,因為這裡有住宅區的概念,到現在一畝也才六十萬。”
“在我眼皮子底下,我也不信你敢搞鬼,”陳太忠摸起一根菸來,又丟給對方一根。這是自信,也是警告。
待對方給自己點著煙。他才又問一句,“好賣不好賣?”
“沒開始賣呢,”樓健勇先強調一下自己規矩,然後才笑著回答,“應該比較好賣,不過陳書記能介紹幾個團購,就更好了。”
“應該比較好賣?”陳太忠眉毛一揚,下巴一揚,“說說看?”
“來詢問意向的人非常多。”樓健勇笑著回答,“很多是富裕起來的北崇人,靠著區裡近,做買賣方便,日常生活也便利,還有就是,外地人來問房子的。也特別多……”
隨著外地人大量湧入北崇,有些人就有了購房需求,或者一百個人裡,只有一個,但是基數大了,需求就很可觀了。現在在北崇討生活的外地人,已經超過了十萬,正在逼近十五萬。
“哦?”陳太忠對這個話題,是相當地感興趣,因為這涉及到北崇的發展前景。
就像明孝市黨委書記祝濤說的那樣,北崇的人口稀少,會是制約北崇發展的一個大的瓶頸——沒有人口。誰來創造財富,誰來消費?
北崇自古以來,就是個人煙稀少的窮山惡水之地,產出的糧食勉勉強強夠自己用,人口稍微多一點,就得外出討生活。
當然,現在糧食問題不是瓶頸,交通也打通了,北崇就有資格考慮多吸納人了,
現在區裡的外來人口不少,人流量是不小,但是大多數人都是來掙錢的,掙了錢就要走人,能在北崇定居的人太少,陳書記目前正在考慮,如何才能吸引外來人口在北崇紮根。
人才引進,這個是必須要搞的,等城市改造這個大專案結束,他就要抓這一塊了,這一塊也很費錢——沒錢沒待遇,那是引進不了人才的。
待他聽說,居然有不少外地人願意在北崇買房子,他少不了就要多問一問,然後才得知,外地來買房子的人,主要分兩大塊。
一塊是陽州市其他縣區的人,因為北崇這裡日漸繁華,商品極大豐富,商機也多,他們願意來此定居,這部分人是有意紮根北崇的。
還有一部分,是常年在北崇做生意的,比如說物流中心的不少小老闆,在北崇做得時間不短了,還要繼續做下去,那麼買一套房子就很有必要了——甚至有人買兩套,他們要帶著家人和鄉親在北崇打拼。
這一部分人,就不是很容易紮根北崇的,除非北崇的商機不斷,幹上一輩子的話,他們有可能在北崇養老。
眼下北崇的繁榮只是暫時的,不能持久的話,很快就成為過眼煙雲。
不過經濟的發展,確確實實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