示意一下,“你問問你老婆就知道了,這種時候最不方便說。”
池志剛還待說什麼,王玉婷伸手打斷了他的發言,“再給你五串……你就別逼小陳了,有保密制度呢。”
接下來就是閒聊了,從閒聊中,陳太忠才知道,原來,荊紫菱的爺爺,是省裡有名的書法大家荊以遠,王玉婷的父親是他的學生,這個師妹的名分,是這麼定下來的。
荊以遠的名頭挺響亮,以前曾任省書法協會會長,跟省裡一些領導關係不錯,王玉婷能分到辦公廳,老爺子是出過力的,兩家關係走得很近。
說著說著,就又說到荊紫菱的天才上了,她不但長了一個過目不忘的腦袋,而且學東西也相當地快,別看今年剛十九歲,卻是琴棋書畫諸子百家都通一些,而且造詣還不低。
陳太忠對這個興趣不是很大,事實上他也沒覺得這有什麼可驕傲的,不過,看王玉婷兩口子對她都挺客氣,他也不會跳出來煞風景。
他對荊紫菱的哥哥,興趣更大一點,見他們說個沒完沒了的,終於按捺不住,插了一句嘴,“王科,你說的這個投資……什麼專案啊?”
“沒選好呢,”王玉婷終於停止了絮叨,“陳科你這兒有什麼好的專案沒有?荊大哥可是有錢。”
荊紫菱的同父異母的哥哥荊俊偉年紀也不大,就是三十四五歲,也是家學淵源,八十年代後期就孤身一人闖蕩京城,靠著家裡磨練出的那點眼力,倒賣文物字畫,在改革開放的大潮中,很快就賺到了第一桶金。
就在他的招牌漸漸打出去之時,有了鄧公的南巡講話,就在一夜之間,他的同行中就多了無數的專家學者,可是他並沒什麼頭銜,靠的只是口口相傳的口碑而已。
京城官多,這是大家都知道的,可京城的學者專家也多,蟄伏多年的能量一旦爆發出來,那確實不可小看,而那些官,還就認這些專家,認荊俊偉的人,大多是商人。
總之一句話,日子不好過了,錢也不好賺了,雖然他賺得還是比一般人多得多,可是財富的增長速度,跟以前確實沒法比了。
就在97年年初,荊俊偉想投資搞點什麼東西,卻在一個~算計了,幸虧他孤身闖蕩慣了,為人還機警,見勢不妙,直接拉了一個外省人來接盤,自己終於將六千多萬的資金撤了出來。
京城的水,實在太深了,荊俊偉不敢在這兒繼續投資了,可又捨不得離開京城,畢竟他在這裡生活了近十年,有了,人脈也有了一些,最關鍵的是,嚴格地來說,他這身本事離開京城也玩不轉,玩字畫文物最大的市場,還是在京城。
於是,新問題就來了,他手裡這些錢怎麼辦?總不能存銀行吧?說不得,荊俊偉就有了一個迴天南投資的願望,不管怎麼說,只要他爺爺荊以遠在,他在天南是不怕被人陰的。
當然,講述這些話的時候,那些不該說的東西,王玉婷是絕對不會說的,可就算如此,陳太忠也搞明白了,敢情這年頭……還真有揣著資金找專案的主兒?
“那好辦啊,我手上就有一個專案,正等著人投資呢,”陳太忠登時就想到了英國那位,對荊紫菱也熱情了起來,“一個高科技專案,回頭我把方案書和市場調研報告給你,紫菱你看好不好?”
他是有錢投資,不過,作為國家幹部,這種事不摻乎是最好的,而且,若是能牽線找到技術方和出資方,那才顯得出他陳某人的本事不是?
“不好,”荊紫菱搖搖頭,笑嘻嘻地看著他,眼中卻是流露出一絲頑皮來,“很多人找我哥投資呢,你得有點跟大家不一樣的東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