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318部分

下在長安還沒人買,數量並不多。

是千島之國有船隊在島南偶然發現的,還沒有找到真正的產地,挑了些精品送到這裡來。

長安城僅次於金珠是墨綠色與一種藍色變種的珍珠。

郭孝恪掛好披風感慨了一句:“任何事情,沒有一板車錢幣解決不了,如果不行就再加一板車。傳令下去,任何人不允許在錢幣上丟了我大唐的臉面,誰丟了本將會考慮在回去的路上,將其扔到某個島上。”

“得令。”有傳令官小跑著離開。

幫著郭孝恪披甲的親兵低聲問道:“將軍,這萬一不小心誰花的多了,那怕回去受罰也罷,只是在這裡讓船隊寸步難行,需要買的買不到,這怕也是罪過。”

“笑話,你知道船倉之中有多少絲綢嗎?下七色彩虹錦就是黃金的三倍等重,這還沒到上七色,還有幾千匹湖錦,數百匹天鵝絨,黃金絨?記住了,錢幣不是問題,大唐的臉面更重要。”

“是!”

擔心親衛不懂,郭孝恪特意解釋了兩句:“咱們是來探路的,將來每年往返於這裡的船隊數以百計,大唐的臉面在,咱們的臉面也就在,在這裡就是人上人。無論作什麼都會更加的順利,所以記好了,誰丟了我大唐的臉面,我就把誰扔到荒島去。”

“是!”

傍晚,敦孝恪進入東羅馬皇宮。

宴會之前他準備的禮物不是珍珠,不是絲綢,不是瓷器。而是一套刀盾。

柳木從來都不相信羅馬帝國真的和電影上一樣,穿著大紅的絲綢披風,全身鐵製板甲,然後拿著紅色的大盾,威武無比。

事實上,此時就連皇家禁軍都拿不到這種全身式甲。

許多士兵就是胸口用繩子綁住一塊木板,這就是胸甲了,這木板的大小也就是幾寸大小。可以理解為方形護心鏡。

柳木特意準備的外銷軍品,按照東羅馬帝國裝備風格特別定製品。

精鋼帶三角鐵肋條,大方盾。半身重鎧,有臂、肩,然後是短劍,長矛。

這些就是柳木在電影中看到的,真實的歷史上,此時的東羅馬帝國根本就沒有這麼華麗的鎧甲。

敦孝恪並沒有拿出使節節杖這樣的物品。

“尊貴的東羅馬皇帝陛下,請接受我的敬意。這一次來到貴國,並非官方的正式交流,只是尊敬的奧斯卡巴迪主教與我的上司,我大唐帝國公爵,第一公主丈夫的一次私人交流,這是奧斯卡巴迪主教在我大唐訂製,讓我運回來裝備他家族軍隊的裝備。”

獻給東羅馬皇帝的禮物有,但並不是此時需要拿出來的。

敦孝恪只拿出了全套鎧甲。

“可以讓我計程車兵試一試這些武器嗎?”

“當然,尊貴的陛下。”

羅馬此時的盾還是木製,有的鑲有鐵皮,但大多沒有。

東羅馬皇帝又提出了一個想法:“能試一試,貴國的武器嗎?”

“當然可以。”

敦孝恪沒有拒絕的理由。

一位重灌羅馬方陣士兵全副武裝站了出來,敦孝恪想了想,伸手要過一把陌刀,蓄力揮起將花園之中的一根石柱劈開。

“尊貴的皇帝陛下,我無法在您計程車兵身上試刀,這會讓士兵死亡。這有損於唐帝國與羅馬帝國的友誼。”

這一刀,嚇住了不知道多少人。

沒有高超的精煉鋼鐵工藝,怎麼可能有這麼霸刀的刀。

“那麼,這盾呢?”

敦孝恪叫自己的部下持大盾,然後叫一名羅馬士兵去砍。這陌刀是多年練出來的本事,換柳木十刀也不可能將那石柱劈開。

尋常的人用這刀,劈在帶有橫肋鋼條的大盾上,也只有傳出一聲刺耳的鋼鐵摩擦之聲。

反而唐軍士兵一記揮砍,羅馬士兵的木盾就碎了。

換一個盾,唐軍士兵使用從大唐帶來的羅馬短劍,刺入後輕輕一扭,盾再碎。

柳木研究過羅馬軍團的短劍,在方陣大盾這種陣形下,長矛有用,混戰之中從盾牌的縫隙之中捅人比砍更省力,而且效率更高數倍。

第0792節 以物易物

事實證明了大唐的工匠設計了新式的短劍,捅刺更強勁。

而且從鍊鋼的水平上,別說是柳木之後的大唐,就是前隋就已經甩了羅馬帝國幾條街。

裝備的上差異,這一點就算沒有親自上過戰場上的人都看的清楚。

再換上弓、弩。

大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