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238部分

帶人賣力幹活。桑林的種植速度倒是不慢,但再沒有縣鄉里級政府,這事就要亂。

這也是柳木要長安正規平民的原因,這裡是去充當裡、村這一級基礎管理體制。

然後還需要鄉、縣、州這樣的高層管理衙門。

更重要的是,柳木需要一個夠狠辣的州官。因為這個州官管的地方差不多相當於大唐一個刺使所管的範圍。

沒點才能的人過去,會壞事。

“田地何來?”

“租的。向倭人租來的,一畝田連同配套的佃戶一年二石稻米。是稻米不是精米。”柳木特別強調了稻米與精米,這就是有殼與沒殼的區別。

“租了多少?”柳府尹再問。

柳木伸出一根手指:“一千萬畝田,因為其中有許多山地、林地、坡地等等,實際的面積超過三千萬畝,長孫國舅去檢視過,能成為桑林的佔一半以上,水田有一百萬畝,良田不多,最多十五萬畝,其餘的都是很差的亂石荒草的田地。”

“最後一問。聖人要什麼結果?”柳府尹問出最關鍵的問題。

“當地人的頂尖貴族將來會賜姓李,那麼田地是不是也應該姓李呢?”柳木沒說李世民是什麼意思,只說了一個可能出現的未來的結果。

柳府尹重重一拍桌子:“一千五百萬畝林地,一畝小桑可出鮮絲約二十斤,一畝老桑最多可出鮮絲一百斤。”

柳府尹說的鮮絲就是帶著蠶蛹的收穫,小桑就是新種植的桑林,這新林子桑葉的產量肯定是比不上成熟的老桑林。

大唐最高的產量是鮮蠶一百二十斤,僅在江南一些縣有這樣的高產。

“百斤鮮絲最終變成熟絲是三十七斤上下,那麼兩萬擔生絲,只要人手足夠不難。但一千五百萬畝林地,不可能全部種成桑,原有的樹也不能全砍了,實際能有七百萬畝桑林兩年後就是高產,年產二十萬擔生絲不是問題。”

大唐已經有了一些環境保護的案例。

比如江南有些地方將山坡的樹全毀,然後種成茶,結果次年大雨就造成了滑坡。茶林全毀之後,大唐人已經懂了林中間隙種茶,種桑樹的法子。

“二十萬擔真心太少,百萬擔才是起步。”柳木在旁補充了一句。

七百萬畝應該有百萬擔的收成,這是柳木的理想數字,當然如果桑林不夠的話可以再去租倭人的土地。

“百萬擔,怕至少要五年時間細心經營,那麼還需要再擴大桑林,桑樹種得太密也不會有好收成。”

這時柳木淡淡的說了一句:“我籤的是百年租約。”

第0595節 百年租約

“百年!!!”柳府尹驚呼一聲。

百年租約這和搶有什麼區別,一租就是一百年,怕是倭人孫子的孫子都收不回這塊地了。

“去不去?”

“去!”柳府尹重重一拍桌子。

柳木也輕輕一拍桌子,正準備說話卻見門被推開,自己的護衛帶著一名太監進來。

太監傳旨,叫柳木放下手邊的一切,無論作什麼也必須立即趕回長安來,明天清晨參加朝會。

而且特別交待,進長安自己去休息,明天記得參加朝會。

柳木心說,難道有什麼大事發生。

當柳木離開之後,那太監交給了柳木一張小紙條,那紙一看就是皇家專供的高檔紙張,開啟卻是李世民的手書。

李世民寫道:你把天都捅破了,明天有三十位大學士、六十位學士為首,總計超過三百名文臣要找你的麻煩。自求多福吧。

這語氣……

柳木心說李世民身為大唐皇帝都有一種心虛的感覺,這顯然是超級可怕的問題。

當下,柳木叫過那小太監:“還有別的話聖人讓你傳給我沒?”

“聖人言,江南。”

小太監只說了江南,就表示再沒有任何的話了,他只是一個傳話的人,至少太極宮內發生了什麼,他的級別根本就不可能知道。

坐在馬車上柳木開始有些心緒不寧了。

大唐最可怕的不是武將,這些人好擺平,都是些心思簡單的人。就是李靖這樣的,心機是也是在打仗上,政爭他都是二流。

但這些大學士……

柳木要靠以馬車上,一路都在胡思亂想。

從華州到長安可以逆行走運河上,但明天清晨肯定是趕不到長安的。坐馬車一路顛簸,這也有二百里的距離,等趕到長安至少也是晚上三更天了。如果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