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過天,關東去了文化局。
到那說明情況後,接待他的那位中年婦女很客氣的說道:“管辦許可證的那位同志沒在,你要不先坐門口等會兒?”
等會兒就等會兒吧,於是關東就坐在靠門口的那排塑膠椅子上等。
他剛坐那,從門外又進來一個戴眼鏡的中年男子,站大廳環顧了一下,然後走到關東面前問道:“同志,問一下,辦文化經營許可證在哪屋?”
看到這名中年男子,關東心裡一動,然後笑呵呵的說道:“在那屋,不過我估計你得等會兒,管事的沒在。”
“啊,是這樣,我進去看看。”這是正常反應,換成一般人,在這種情況下都不太可能完全相信陌生人的話,所以關東並未太在意,衝他點點頭。
沒兩分鐘,這名中年男子出來了,有些不好意思的衝關東一笑:“還真沒在。”
接著坐在離關東兩個座位的地方,然後不再理會關東,自己在那皺著眉頭翻騰早就倒背如流的申請材料。
關東知道這人性格內向古板,你指望他主動和你交談,那不太可能。你看他坐得離你有些距離,那意思就告訴你,煩著呢,別理我。
於是關東主動打招呼道:“您是《華京特快》欄目的王總吧?”
王長田抬起頭來有些詫異的問道:“沒錯,你認識我?”
關東自來熟的湊到王長田身邊說道:“認識,上次我找您談過廣告業務呢,您不記得啦?”
王長田在華京電視臺負責《華京特快》欄目時,那一天見得人多了去了,他哪記得住啊。
所以就老實的答道:“實在不好意思,人太多,我一時沒想起來。”
“那也正常,您這一天業務太忙。哎呀,您辦的那個欄目是真好,我天天看。在業界您是這個,連《東方時空》我聽說都是仿您這檔欄目做的。”關東挑著大拇指開始忽悠。
第六十六章 欲擒故縱
給大家簡單介紹一下王長田。
王常田,六五年生人,大連人。八八年畢業於復旦大學新聞學院。
後幾年咱們就不說了,咱們只說九五年之後的經歷。
九五年他在華京電視臺策劃推出了《華京特快》,使其發展為當時國內最優秀的新聞類欄目。
九八年七月辭職。
大家還記得前面有一次關東在小賣部等寧昊回電話,無意中從電視中看到某人辭職嗎?就是他。
辭職後,他就開始籌備自己的公司,九八年十月五日,也就是十天之後,華京光線電視策劃研究中心正式成立。
這就是後來大名鼎鼎的“光線傳媒”的前身。
如果有人說不了解“光線傳媒”,那我就給大家普及一下。
先說《泰》,這個大家知道吧?
投資三千萬,收回了12。67億的票房,這個神話就是王常田的光線傳媒創造的。
還有,中國早年的娛樂節目《中國娛樂報道》,不知道大家是否記得,就是最早李霞主持的那檔節目。
那就是王常田在九九年創辦的欄目,這讓他撈到了第一桶金。
2013創業板富豪榜,王常田以183億元成為創業板首富。
但這一切都是以後的事,現在的王常田還只是個苦逼。
就他現在這個將要成立的小破公司,還是五個人湊錢乾的。然後沒過多長時間,其他人都覺得這個公司沒希望,紛紛撤資跑路,最後單耍王常田一個人。
九九年一月,王常田的父親去世,他藉著回家奔喪的機會,找親戚朋友東拼西湊借來十萬元錢。
如果沒有這十萬元錢,那將不會有後來娛樂圈的巨無霸之一光線傳媒。
對於這樣的巨頭,身份狗仔中戰鬥機的關東怎麼可能不瞭解。
這是他湊巧碰見了王常田,就算沒碰見,關東也計劃今年讓自己和王常田“偶遇”。
關東之所以選擇了王常田,那是因為王常田這個人很無趣,是個文青兼工作狂,他在業界是出了名的駱駝,天生就是操心的命。就在公司步入正軌之後,借點像印名片做掛曆這樣的小業務,他都非得要管。
王常田就是個苦行僧,他掙這麼多錢從來不知道享受,他最大的享受就是看著電腦上自己的財富不斷增長,這種成就感比他花錢爽多了。
他也不好女人,你看他是娛樂圈的大鱷,但他從來沒和女星們傳出過緋聞。說他和手下當家花旦柳巖如何如何,那都是造謠,在他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