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西突厥十姓可汗,加強對西突厥的控制,進而增加在中亞的話語權。同年,中亞烏滸河沿岸的護密國的國王羅真檀前往帝國首都長安朝見唐玄宗,被唐玄宗授予左武衛將軍。
就在大唐政府力圖稱霸中亞之時,吐蕃也不甘示弱,在吐蕃的支援下,位於印度北部的朅師國進攻小勃律,切斷小勃律的運輸通道。與大唐保持親密關係的吐火羅也深感吐蕃的威脅,於是派出使者,向大唐皇帝唐玄宗彙報情況,請求唐帝國出兵,擊破朅師國。
唐玄宗將擊破朅師國的任務,交給了安西四鎮節度使高仙芝。
此時高仙芝的聲名威震中亞,接到唐玄宗的詔令後,他於天寶八載十一月出兵,到次年二月抵達小勃律,這次進軍小勃律,沿途非常順利,在小勃律以及吐火羅國的支援配合下,朅師國哪裡是唐軍的對手呢?很快便被唐軍所擊破,高仙芝俘虜了朅師國的國王勃特沒,並且另立其兄素迦為新的國王,將朅師國師置於大唐帝國的控制之下。
一連串的勝利,使得高仙芝儼然成為唐軍在中亞的一面旗幟,這又激發起他的野心。
在中亞錫爾河流域,有一個國家稱為石國(約在中亞名城塔什干一帶),正好位於拔汗那王國的西部,由於大唐曾經出兵援救拔汗那王國,所以拔汗那一直對大唐忠心耿耿,在擊平突騎施的戰役中,還出兵協助過大唐。此時的石國隨時都面臨可能遭到大唐軍事力量的打擊,在這種情況下,石國決定與高仙芝和談。
高仙芝答應石國的要求,與石國達成和平條約。然而,高仙芝卻將這紙和約當作一個偷襲石國的一個絕佳機會。
天寶九年十二月,高仙芝悍然發動對石國的入侵。
當時大唐已經控制了石國東部的西突厥以及拔汗那,所以這次入侵非常突然,石國本來就是中亞的一個小國,軍事力量並不十分強大,在與高仙芝簽定和平條約之後,石國的戒備更加脆弱,根本沒有做好充分的戰爭準備。
在這種情況下,石國的覆亡是必然的。高仙芝僅用短短几天的時間,便攻克石國的都城,石國的國王以及他的軍隊全部被唐軍所俘虜,高仙芝將石國的戰俘押解回國。
就是在這場戰爭中,高仙芝幹了兩件壞事。
第一件,高仙芝下令屠城,將石國的老弱人口全部屠殺,造成極為惡劣的影響。大唐之所以能在中亞諸國有很強的影響力,除了其軍事力量之外,還在於它高舉道義的旗幟,這次屠殺事件無疑使大唐的形象一落千丈。
第二件,高仙芝大肆掠奪石國的財富。高仙芝固然是一位傑出的將領,但他有一個致命的弱點,就是貪婪。他一個人就掠奪了多少寶物呢?有十幾斛的寶石、五、六匹駱駝所馱的黃金、寶玉,以及大量的名馬。中亞是盛產名馬的地方,漢代大宛的汗血馬便是產於此,高仙芝將最好的良馬也當作自己的戰利品奪走了。
高仙芝發動這場戰爭,完全不是考慮國家的利益,純粹就是為了中飽私囊,這次戰爭雖然勝利了,但是卻為未來的怛邏斯會戰的失敗埋下了種子。
此時的中亞,一股反唐的強大勢力結合起來了。
在石國滅亡之後,有一位王子僥倖逃脫,他奔走於中亞各國,控訴高仙芝的暴行,將其罪行總結為“欺誘貪暴”,共三條罪行:第一條,大國沒有道義,公然撕毀條約,悍然發動侵略戰爭;第二條,屠殺老弱無辜;第三條,搶掠石國的財富。
中亞諸國對高仙芝的暴行深惡痛絕,結成反唐聯合戰線,但是這些中亞小國大多沒有很強的軍事力量,怎麼辦呢?只能藉助於大食帝國的力量。
就在高仙芝入侵石國的這一年(750年),大食帝國政局出現鉅變,阿巴斯王朝取代了倭馬亞王朝,阿拉伯帝國迎來了一個新的歷史時期,由於阿巴期王朝的旗幟與衣著都是黑色,所以在中國史書上,出現了一個新的名稱“黑衣大食”,這是一個強大的帝國。
中亞反唐諸國的打算是,聯合黑衣大食的力量,向東進攻大唐的安西四鎮。
高仙芝得知了這個計劃,他準備先下手為強。當時黑衣大食的主力軍,主要集中於伊拉克的兩河流域,東部的力量相對比較弱,對於喜歡冒險的高仙芝而言,先下手為強、採取果斷的主動突擊,是擊敗黑衣大食以及中亞反唐勢力的最佳時機。
然而,高仙芝卻有一個不利的條件,就是他的兵力不足,安西駐紮的唐軍人數大約只有兩萬五千人左右,雖然這支軍隊是一支能征善戰的部隊,而且也有很多富於才華的將領,但是要與西方強大的黑衣大食帝國的軍隊相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