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來五臺山的兩尊大佛呢。
來給自家伯父通報什麼滄海遺珠的差事,永壁真想扭頭不幹,這可真算不上什麼風光的差事,私生女這種事,哪怕是在皇家,也不是什麼可以拿到明面上來說的事,偏生他是皇上的大侄兒,自家人,平時做事又讓人放心,這差事才落到了他的頭上。
還記得出發前阿瑪的關照,這事,只把事實按常說了就是,別的,光看,不說。
老爺子知道這件事的時候,面無表情,站了半盞茶的功夫以後,又進去找大師參禪去了。至於太后,那叫氣得一個面色發白,她才不在宮裡這麼些日子,就鬧出這麼大的事來!
就算真的是皇上的滄海遺珠,也不能這麼大咧咧地放到明面上讓天下群臣指著皇室的臉面罵吧?皇后是怎麼管理的後宮!不對,皇后剛生完十公主,現在宮裡主事的還是令妃呢!
對啊,永壁可說了,這什麼小燕子的,還在延禧宮裡住著呢!到底是包衣出身,上不得檯面,這麼點小事也做不好。
還有永琪,他也傻了嗎?不知道勸著點他皇阿瑪,反而跟著一道起鬨,這、這還是她一手帶大的那個懂事有禮的永琪嗎?
莫不是跟著那福家兄弟走得太近,所以也傻了吧?她就是見不得福家那小人得志的模樣,不就出了個令妃嘛,眼睛就敢長到天上去,要說啊,還是瑤林跟長齡這樣的孩子才好,守禮謙遜。
看慣了未來孫女婿的福康安和長齡的太后,現在對福爾康、福爾泰兄弟很是不順眼,一方面覺得是他們帶壞了自己一向引以為豪的孫子,另一方便也是遷怒,她看令妃不喜,自然對她的侄兒也沒啥好感。
當然,要把晴兒許配給福爾康這種想法,更是從頭到尾沒有出現過,有這麼優秀的長齡在,那福爾康更是落到塵埃裡也沒有人會多看一眼的。
“你們倆也回去休息吧,我老太婆也累了,要靠會了~”太后一臉疲憊地搖搖手,對著雲舒和晴兒道。
晴兒面上擔憂不止,拉了拉還有些恍惚的雲舒,福身告退。
雲舒面上恍然,晴兒以為她是擔心皇后娘娘,便也沒有多說話,只是安靜地陪著她,卻不知,雲舒心裡,此刻正有無數神獸奔過,在馬勒戈壁灘上揚起滾滾塵沙,身後浮現四個大字:草泥馬
啊!
這人形殺器就這麼進宮了?就這麼簡單地進宮了?這‘皇上,您還記得大明湖畔的夏雨荷嗎’這樣經典的臺詞她都無緣得見啊!
呸呸呸,現在該為姑姑緊張才是,哪裡是想這些的時候?還記得,在奶奶的筆下,皇后也就是在小燕子進宮以後,一步步走向不歸路的吧?之前,皇后和皇上的關係,雖然說不上好,但是皇上對這皇后也絕對算得上尊重的啊。
這之後的,才算得上是步步為營吧?哎,頭疼啊。雲舒撐著腦袋,心思早就飛回了紫禁城,這個時候的姑姑,剛生完孩子,手裡又無做主的權力,還真是讓人擔心。
不過,這手中無權,倒也不一定是壞事,就像今天這樣,太后首先遷怒的人,就是主事的令妃啊。姑姑這時候避避風頭,倒也是件好事。
最緊要的,還是趕緊回去吧,雖然不想和這些主角們產生一絲一毫的聯絡,但是既然姑姑在,那麼她便不能避免涉及其中,至於會走到哪步,還是到時候說吧。
只是……瑤林說的那事,是順其自然,還是聽他的話,早些辦掉?阿瑪應該不會抓狂吧?這是雲舒那日入夢前最後的想法。
也不知道是老爺子太淡定還是時間真的過得太慢,等到班師回京,已經是兩個月以後了。
這兩個月裡,永壁、永琨、福康安、長齡都提前回京了,而晴兒和雲舒則是伴在皇瑪法和皇瑪嬤身邊,一直慢悠悠地晃回京城。
哦,對了,雲舒沒敢跟哥哥說讓他們直接去找一位叫紫薇的姑娘,卻提醒了幾聲,還是得先弄明白這位新格格的確切身份。
永壁笑道,這是定然的,皇上早就派人去濟南查探了。至於是誰提醒的,不言而喻。
不過是皇后娘娘趁皇上抱著十公主哄的時候,淡淡地說了一句,養兒方知父母恩,求皇上派人去
祭拜下那位夏雨荷,也算是給新格格一點交代。這被派去祭拜的人,自然得是親近的人,所以,雲舒那平常不太說話的三哥,出馬了。
抽了抽嘴角,雲舒忽然有種感覺,他們和親王府就是給皇上跑腿的這種錯覺。可是,事實上好像也是的啊?
回京的路上,太后面上也沒有因為京城裡的事露出一點不滿來,臉上盡是端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