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483部分

“別客氣。”蔣英年擺擺手,又對唐易說道,“這四把劍各有神奇之處,但好歹大致還能解釋得通,製造方法雖然不得而知,但古人制造過很多我們現在也無法仿製的東西。春秋時期的青銅劍,基本就那幾種情況,但是,這昆吾八劍別具一格,和任何一種情況都不一樣!如果沒有實物,還可看做是傳說故事,但是現在有了實物,這對深入探查春秋時期吳越的歷史有重大幫助!”

唐易眉頭一動,“莫非,這昆吾八劍,和越王滅吳有關?或者說,越王滅吳,這昆吾八劍也起了巨大作用?”

蔣英年一拍桌子,又點了點唐易,“你和我想到一塊兒去了!徵集辦徵集古物,本就是發現未曾記述的歷史和修正誤傳的歷史。不過,能印證的資料太少了,而且這八劍又不全。”

“嗯,要是研究,自然是越多越好,怪不得您讓我暫時把劍留下。”唐易介面道,“都說勾踐臥薪嚐膽,奮發圖強,最後瞅準時機,正面交兵滅吳。但是之前越國兵力也不弱,他不僅戰敗被俘,而且即便臥薪嚐膽之後,也和吳國交戰過,但此戰還是越國主動求和,後來才又出兵征戰滅吳。”

蔣英年一聽,點頭道,“接著說。”

“滅掉吳國之後,很瞭解勾踐的范蠡,帶著西施跑路了,文種不聽勸告,結果被勾踐賜死,正是所謂的鳥盡弓藏、兔死狗烹。而且之前,勾踐也用了很多計謀,比如敬獻西施,用了美人計;比如使吳王懷疑伍子胥並最終殺了他,用了離間計。計是好計,但都有點兒上不得檯面。”

唐易繼續分析道,“這說明,勾踐這個人,能忍辱負重,也精於算計,但是卻不是一個君子,而且不夠大氣。一般來說,小勝靠智,大勝靠德、靠氣運。但是勾踐這樣一個人,似乎少了點兒什麼,所以他屢屢敗於吳國。但是,他又能最後一戰一舉滅吳,而且之後稱霸,光靠那些個計謀還不夠,這裡面,沒點兒東西支撐是不行的。”

“所以,你的意思,這昆吾八劍,不僅在他滅吳的過程中起了實質性的作用,督造昆吾八劍之前屢敗,有了昆吾八劍之後,才戰勝了吳國。同時,在更玄妙的層面上,昆吾八劍,其實是支撐他王氣的東西?”蔣英年見唐易說到此處停了下來,便總結道。

唐易點點頭,“勾踐曾到昆吾山祭拜山神,而後採礦冶煉鑄劍,這裡面,本身就有點兒祈禱的意思。由此得以聚氣登頂,也不是沒有可能!”

“那更得好好研究了!”蔣英年撫掌,“只是,剩下的掩日和卻邪,毫無線索,八劍不全,研究起來終究有礙。”

“蔣主任,我一直沒問,這四把劍到底是怎麼來的?越王劍冢的野史,可有真有憑據?”

唐易這一問,蔣英年好似想起來了,“我正想問你,你怎麼知道的徐海藏劍?”還沒等唐易回答,蔣英年自顧擺擺手,“還是我先說吧!”

此處開始是作者說的。先說一聲抱歉,這個月,出現了幾次少更拖更的情況,實在是有些不好意思。一來月初身體抱恙,二來這個月事情太多了,就比如這章,我今晚回到家就9點多了,寫完快12點了。

藉此,我也說兩句心裡話。因為我是個玩家,所以這本書是我的興趣所在,別看掙不了多少錢,但是我是想認真寫完的。經常見到讀者催更,我是想快點兒,但即便是現在的速度,堅持五百多天不斷更,累計二百五六十萬字,也是我犧牲了大量業餘休息時間完成的。

說這些,不是為了辯解,而是就這麼個情況。能理解的,能看出含金量和真態度;不能理解的,我實在也沒什麼辦法。最後再次感謝各個閱讀渠道長期支援的讀者們(吸人血汗的盜版除外)。

第1209章 山中劍冢

原來,這四把劍,徵集辦也不是同時來的,時間跨度也不算短。

“真剛最早,大概是上個世紀八十年代初,是有人直接送到文物部門的。其他三把呢,最晚的一把,也是2001年得來的的;也就是說,這十幾年來,沒什麼收穫。”蔣英年介紹道,“有一把是祖傳的東西要出手,被我們收來了。有一把是施工挖地基發現了明末的墓葬,由此得來;最晚的一把,是有人送到拍賣會上想上拍,我們得到訊息提前買斷了。”蔣英年解釋道。

這些來歷,可謂都絲毫不沾邊,這說明,至少從明代開始,這八把劍就已經不在一起了。所以,追查最近的經手人的來歷,基本沒什麼用。而且,大多也說不清楚。

“關於劍冢,這個確有其事。”蔣英年接著介紹道。

“噢?”唐易沒想到,這個不僅是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