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報酬。
實際上他們自己,就像葉利欽、切爾諾梅爾金和普金一樣,都是職業**幹部。應該說,在解散蘇共的同時,解放了蘇共的幹部。
俄羅斯對其經濟採取了“休克療法”。俄羅斯的休克療法,有這麼幾個內容:分產到戶,放開物價,廢除計劃經濟。
這時候俄羅斯的消費品市場還沒建立。所以休克療法包含著這麼一意義:先建立資本市場,再用資本市場帶動消費市場。
所謂資本市場,就是股權或產權市場,或生產資料市場。我們常說的股市,就是資本市場的一部分。而消費市場,就是買賣消費品的市場,也就是生活資料市場,比如買賣白菜蘿蔔,豬肉肥皂的市場。消費品還包括服務,比如保險和銀行服務(第三產業的產品市場)。
怎麼建立資本市場?很簡單:俄羅斯把國家企業的的產權分給民眾,並允許他們自由買賣,資本市場就建立起來了。然後大家都等著這個資本市場,能讓俄羅斯生產出西方的消費品,並讓他們過上美國或德國人的好日子。
結果完全不是這麼回事,俄國人的日子越過越壞。為什麼會這樣?因為這種做法,違反了一個科學規則,這規律就是消費市場是第一市場或基礎市場,而資本市場是第二市場,並附屬於消費市場。
要想建立市場經濟,必須首先建立消費市場,而後建立資本市場,這首先是因為消費市場據說在猿人時代就已存在,而且為現代人類生活必不可少。如今個人不可能生產自己所需的生活用品,如果沒有消費品市場,人們很快會死。所以無論如何,這消費市場對人類的生存,比資本市場更為重要。如果不先建立它,整個社會就不得安定,什麼市場也沒有。第二是因為,企業的價值在於它的盈利能力。贏利預期決定股票(產權)價格。而這盈利來自消費市場。
所以資本市場的表現,也就是股票的供求關係和價格走向,是企業在消費市場的表現(預期表現)的產物。比如某家企業的產品賣得好(或預計賣得好),在消費市場上能掙錢,這家企業的股票價值就會上升。反之則下降。
俄羅斯在建立資本市場的時候,消費市場還沒建立起來。這時候各企業在市場上的表現還沒有顯示--―也不知道這些企業能不能盈利,能盈利多少。這時候產權價格沒有衡量標準。這樣的市場實際上不能叫做市場,因為人們無從瞭解市場上的商品(產權)。
有人說這是資訊不足的市場,實際上資訊還沒有產生。資本市場的資訊來自消費市場,消費市場還沒正常運作,如何產生正常的資訊?
俄羅斯把自己的國有財產,包括一些自然資源,估價為120億美金,還不如西方的一個大點的企業值錢。趙華自己此時的資產,都有二百億美金,而倍於我來說的國有財產。這也說明他們根本就不知道如何估價。因為企業的價值在於它的贏利能力,在消費市場還沒建立的時候,不知道資本的贏利能力,所以無從估價。
蓋達爾的經濟學家認為,如果把產權分了,企業變成私有私營,那就會生產大量優質的消費品,因為西方國家就是這麼個狀態。
對於這個錯誤,有一個很好的比喻:西方人住著兩層樓,俄羅斯人很羨慕。俄羅斯人也想蓋兩層樓,但是俄羅斯人卻是從第二層開始蓋起,第一層是空氣。結果這樓就蓋塌了。
這第一層樓就是消費市場,第二層是資本市場。西方顧問和當時總理蓋達爾,都想從第二層開始蓋,就是先建立資本市場,這時(92-―94年)消費市場還不存在。這時的資本市場沒有支撐物,它必然倒塌。
而且,這個資本市場設計得十分可笑,其規則根本不可執行。
私有化的方式是政府發給每個公民“私有化證”(92年9月1日發放),這個證大約值一萬盧布。這一萬盧布不是現在的一萬盧布,而是91年的一萬盧布。因為在91年根據政府估價。每人可以分到合當時的一萬盧布的國有資產。發完這個證,政府就讓公民自己拿著這個證,到國有企業換股票。
可是企業願意不願意和你換,由企業說了算。沒有法律規定企業一定要接受你的私有化證,然後給你它的股票。結果這些證在有些人手裡就好使,在另外一些人手裡就不好使。
當時,在俄羅斯等原蘇聯的成員國國內,有權有勢的人,可以說是對普通民眾赤luo裸一般的搶劫。
舉個例子,有一個俄羅斯農民,他有一張私有化證,他想用這證換百貨大樓的股票,可是百貨大樓不想和我換,結果他就換不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