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歐洲匯率機制,它的貨幣必須與馬克等歐洲其他國家貨幣掛鉤,在一定範圍之內浮動。如果英鎊出現異常的貶值或升值,歐洲各國中央銀行負有干預外匯市場,穩定英鎊匯率的義務。《馬斯特裡赫特條約》進一步強化了歐洲匯率機制,使英鎊自由浮動的迴旋餘地更加狹小;所以,英國政府已經不可能透過英鎊的主動貶值來刺激經濟的發展,解救蕭條中的英國工業。
在《馬斯特裡赫特條約》簽署之後,英鎊與馬克的匯率是這個數字無疑太高了。在兩德統一之後,由於東德地區基礎設施建設的影響,德國經濟出現了過熱的趨勢,德國中央銀行不得不調高利率,以抑制通貨膨脹,這又給英鎊帶來了更大的壓力。面對德國中央銀行的加息,英國中央銀行──英格蘭銀行只有兩個選擇:要麼跟隨德國的步伐,增加英鎊利率,以維持英鎊在資本市場的競爭力;要麼籌集足夠的資金,在外匯市場上大量購買英鎊,維持英鎊匯率的穩定。兩條路都要付出沉重的代價。如果加息,無疑將給英國低迷的經濟加上最後一塊無法承受的巨石;如果籌集資金穩定市場,英國政府和中央銀行一時又拿不出這麼多資金,只能向其他國家政府或國際組織借貸。一旦穩定市場的努力失敗,英國政府必將鉅額虧損,負上沉重的外債包袱。
在當時的嚴峻形勢下,英國最好的出路是說服德國降低馬克利率,減輕英鎊的升值壓力,可惜德國人並不想幫英國人這個忙;其次是說服歐洲其他國家,暫時容忍英鎊的貶值,等到英國經濟復甦之後再讓英鎊回到正常的匯率浮動區間,可惜歐洲各國幾乎不可能同意這種請求;再次是堅定不疑地主動加息,不惜以犧牲經濟復甦為代價,先穩定住目前的局勢,讓全世界的金融投機家明白英國政府維持英鎊匯率的決心,這樣至少可以維持英國的信譽。但是,當時的英國保守黨政府是不可能有這種魄力的,透過“宮廷政變”上臺的梅傑首相完全缺乏處理複雜的經濟問題的能力,他也因此在日後被人們稱為英國曆史上的最差首相之一。
在英國政府和中央銀行的對面,蜇伏著一群能量巨大卻鮮為人知的金融投機家,他們來自一種叫做對沖基金的金融投資機構。年收入在20萬美元以下的老百姓是不可能有緣認識任何對沖基金經理人的,因為他們只為富人和大機構管理財產;他們低調,他們很少對外宣傳自己的業績,而且他們也不承擔一般金融機構的資訊公開義務。他們可以買空賣空,可以從事風險極高的投機策略,可以以驚人的速度把資金從一種資產轉移到另一種資產,從一個市場轉移到另一個市場。他們擁有高素質的人才和精簡的機構,一位天才的基金經理加上幾個聰明的分析師就足以指揮一隻數億美元的基金,如果再加上幾位優秀的交易員,這隻基金就幾乎可以製造任何風浪了。
直到1990年代初,金融監管者都沒有充分意識到對沖基金的能量;等到他們意識到的時候,一切已經太晚了。世界上最強大的宏觀對沖基金將在猶太人喬治。索羅斯的率領下,與英國政府展開一場面對面的決鬥。索羅斯一人在這場與英國政府的較量中就動用了100億美元。索羅斯在這場豪賭中拋售了70億美元的英鎊,購入60億美元堅挺的貨幣——馬克,同時,索羅斯考慮到一個國家貨幣的貶值(升值)通常會導致該國股市的上漲(下跌),又購入價值5億美元的英國股票,並賣出德國股票。
1992年9月中旬,危機終於爆發。市場上到處流傳著義大利里拉即將貶值的謠言,里拉的拋盤大量湧出。9月13日,義大利里拉貶值7%,雖然仍在歐洲匯率體系限定的浮動範圍內,但情況看起來卻很悲觀。這使索羅斯有充足的理由相信歐洲匯率體系的一些成員國最終將不會允許歐洲匯率體系來決定本國貨幣的價值,這些國家將退出歐洲匯率體系。
1992年9月15日,索羅斯決定大量放空英鎊。英鎊對馬克的比價一路下跌至2。80,雖有訊息說英格蘭銀行購入30億英鎊,但仍未能擋住英鎊的跌勢。到傍晚收市時,英鎊對馬克的比價差不多已跌至歐洲匯率體系規定的下限。英鎊已處於退出歐洲匯率體系的邊緣。
英國財政大臣採取了各種措施來應付這場危機。首先,他再一次請求德國降低利率,但德國再一次拒絕了;無奈,他請求首相將本國利率上調2%一12%,希望透過高利率來吸引貨幣的回流。一天之中,英格蘭銀行兩次提高利率,利率已高達15%,但仍收效甚微,英鎊的匯率還是未能站在2.778的最低限上。在這場捍衛英鎊的行動中,英國政府動用了價值269億美元的外匯儲備,但最終還是遭受慘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