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到禿頭老總的話,雖然心裡不爽,但大部分人都承認他說的一點都沒錯。
這些老總在收到邀請之後,都儘量三緘其口,避免在公開場合提到這次招標會的事。一個原因是因為邀請函上有相關的規定。
如果任意討論招標會的事,可能會引起不必要的麻煩。所以政府那邊也有很多考慮,不過這個規定也算不上多麼嚴厲。
要是不能在公開談論招標會的規定像其他規定一樣,動輒就是除名,這些老總絕對都會老老實實地閉上嘴,十二分耐心地等待著招標會的開始。
有時候硬性的規定還不如老總們的自覺來得管用。
雖說招標會對與討論的規定並不凌厲,但是圈子裡相關的討論卻沒有形成氣候。這在以前是很少見的。
理由也很簡單。這些老總都知道這次招標會的重要性,他們一方面想要從別人那裡瞭解到更多關於招標會的資訊。
因為這次的招標會實在太隱秘了,他們拿到邀請函的時候上面只有時間,連地點都沒有。
這短短的一個禮拜,他們一直都是在期待和焦急中度過的。
另一方面他們又不想讓旁人知道自己也接到了邀請函。這種利益多多,能撈到大便宜的事,知道的人越多就意味著會有更多的人來分享。
這可不是老總們願意看到的局面。
所以有不少老總都是在到了招標會的會場之後,才意識到自己的競爭對手有多少,也能猜測到一些主辦者的用意了。
都出現在會場上,那就無所謂威脅不威脅的了。原本幾個實力相當的公司老總還會對彼此有些忌憚。
當然表面上還是一派和睦,表面上是吹捧寒暄,但實際上是互相打聽,都想從對方那裡解開自己的疑惑。
試探了一段時間之後,這些老總也漸漸發現了問題,任何人都不比自己瞭解的多多少。
就在這群老總都有些迷茫和不知所措的時候,溫永鋒和燕博都出現了。
這兩個人的出現既在情理之中,又有些出乎大家的意料。
下一秒,幾乎是在場的所有老總,得知自己將要和溫氏還有博大同臺競爭的時候,都忍不住倒吸了一口涼氣。
原本還信心滿滿的老總們,也都瞬間沒了精神。
圈子裡最有實力的兩個人出現了,這次的招標會肯定會變成他們兩人的舞臺,其餘人都會成為陪襯。
這樣的話還怎麼玩?不少老總心裡都有些不滿,深深覺得自己被欺騙了。
也有小公司的老闆察覺到自己可能是故意被拉來湊數的。除了像王總這種自信心爆棚的人之外,只要是稍微有些自知之明的人也都有些心理準備了。
誰都不知道今天的招標會目的是什麼,他們為什麼會被選中來到這裡。政府那邊會派誰來主持這次的招標會。
他們可以說是一無所知,只能按照招標會的規定辦事。
大概是因為招標會太過神秘,反而沒有人去在意招標會的真實性和目的性了。在這而老總眼裡,越是神秘就代表越有利益可圖。
他們本來到場之後看到的都是和自己實力差不多的老總們,心裡也稍微有點數了,更多的是鬆了口氣。
不過這些人也很清楚,這麼重要的場合肯定少不了圈子裡的龍頭老大。
話是這麼說,但他們的心思還是更希望那幾個人不要出現。這幾個人當然就是溫氏為首的,業界實力最強的幾家公司。
但是事與願違,只要是圈子裡數得上的公司老總都出現了。就連燕博這種常年不在公開場合露面的人也現身了。
這次招標會的規模可見一斑,驚動了圈子裡這麼多人,足見大家對它的重視程度。
這些老總當然沒有那麼厚的臉皮去和溫氏還有博大打聽訊息,但他們總覺得這些人肯定比自己瞭解地要多。
不然的話,這次招標會如果只是小打小鬧,是根本不會請到溫永鋒和燕博這樣的大人物的。
他們同時也有點放心了,連溫永鋒和燕博都來了,這次招標會競標的肯定不是一般的小玩意。
之前也有人猜測可能是地皮,畢竟這麼大的陣仗,如果不是競標黃金地段的地皮就不合適了。
一直到招標會開始之前多數老總都是這麼想的,要競標的東西肯定非常之前,大家都絞盡腦汁地猜測著。
出了許總這麼大的風波之後,老總們也都有點鬱悶,連帶著對招標會的興趣好像也沒有一開始那麼濃厚了。
許總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