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三十章 老家的弟弟

縱然團圓節不圓滿,也敗不了中秋詩會的興致。

皇帝做太子時便尤為喜歡詩歌,登基以來若說做個什麼特別的事,那就是科舉上覆前朝之興,恢復詩詞一科,作為品評預備役官員的文采標準。每至大宴群臣的年節之時,便要舉行詩會,讓各世家子展露文采。

尤其是在對衛將離的文藝情懷絕望之後,皇帝在這方面嚴重缺乏知音,一直鬱鬱寡歡。是以這次中秋詩會各家貴族兒郎都卯足了勁打算在皇帝面前露臉。

而每次詩會念出自己詩作的機會不多,皇帝也只會聽九首詩,這次聽到最後一首壓軸的詩時,在詩詞上有些挑剔的皇帝終於叫了聲好。

“玉輪鬥寒空,俯仰九州同。安夢天外天,不知幾回秋……不錯,愛妃你看,這五言倒是有你當年的幾分詩風。”

慧妃抿唇一笑:“陛下見笑,作詩的是妾的三弟任寧。”

“是哪個?”

內監一聲傳喚,世家子弟前列裡走出來一個翩然佳公子,面白如玉,眉眼間和慧妃有幾分相像。

“臣任寧拜見陛下。”

慧妃母家姓任,其父為正三品太常寺卿,本也不算什麼太大的勢力,只是慧妃這番誕下龍鳳胎,任家揚眉吐氣,一時竟也站在了一流世家之列。

“不必多禮,你今年多大了?可有功名在身?”

那任二公子答道:“回陛下,臣今年二十有三,今年為三甲進士,如今為翰林院修撰。”

三甲進士算不得值得一提的功名,只是世家中能在一票苦學之士中考取進士的,也算是難得,而如今這任二公子得以在中秋詩會上露臉,想必是慧妃要為其弟討官的緣故。

皇帝一聽便知道了,想著這些年慧妃一直安分守己,不曾要求他什麼,現在為其弟謀個前程也不算過分,便點頭道:“你詩中頗見曠達之志,留在翰林院恐怕屈才了,過兩日便去御史臺做個侍御史鍛鍊一二吧。”

那任二公子眼中見喜色,跪受道:“臣謝陛下隆恩。”

慧妃眼底喜色淡了一層,但還是掛上感激的笑容,屈了屈膝道:“陛下如此關懷,妾不勝惶恐。”

皇帝又問道:“朕還記得去年點了你另一個小弟去當太子的陪讀對嗎?”

說到這,慧妃一時不語,旁邊一直冷眼看著的江貴妃道:“陛下怎的忘了?那任五公子心不在東宮,皇后娘娘與您提了提,說是要換個伴讀,您也答應了。”

任家的人臉色一凝,卻也沒有說什麼,只有慧妃柔柔道:“妾那五弟年幼無知,惹惱了太子,妾已經責罰他回家反省了。”

皇帝像是才想起這茬事,點了點頭道:“小孩子之間難免摩擦不斷,朕年輕時也換了不少伴讀,既然回家了便好生學習聖賢經典,過幾年爭取考取功名。”

慧妃又道:“妾也曾聽說那日夏宮中舍弟在皇后娘娘面前失禮,一直想找機會向娘娘致歉,適才見娘娘也來了這東苑的方向,妾想……”

剛剛那種場合,以衛將離的身份選擇暫避,皇帝也很能理解,道:“這兩日朕也少有與皇后見面,與你一道去吧。貴妃,這詩會你先主持一會兒,朕稍後便帶著皇后回來。”

江貴妃鳳眼微挑,看了看慧充儀,道:“陛下且去,此處自有妾。”

待皇帝走遠,江貴妃心思電轉,喚來綠綺,道:“不知她要作什麼妖,你去查一查賓客中少了誰,馬上來報。”

“是。”

……

東苑極大,當中的假山群錯落有致,想要找個人一時半會兒也不是那麼容易的。

慧妃一邊挽著皇帝在東苑散步賞桂,一邊便派出自己的侍女,不多時,侍女帶回兩個帶著食盒的宮女,一看就是扶鸞宮和拾翠殿的。

“皇后娘娘飲酒過度,適才有些頭痛,昭容娘娘便讓奴婢去太醫院取醒酒湯。”

“她二人在何處?”

“便在前面的壽山亭。”

慧妃面露擔憂,道:“既然皇后娘娘頭痛,你們快去送湯藥吧,本宮與陛下慢慢走過去便是。雁兒,你也跟著去照顧一下,看看皇后娘娘是否有什麼需要。”

“娘娘……奴婢……”

那叫雁兒的宮女聽到慧妃的話,略有些恐慌地看了她一眼,手一抖,懷裡抱著的貓兒便跳下去跑到慧妃腳邊。

慧妃把貓兒抱起來,道:“雁兒,你是怎麼了?最近總是心神不寧的,讓你伺候皇后娘娘是難得的榮幸,怎麼這般愚鈍?”

雁兒一下子跪下來道:“請娘

為您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