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都會有“面無血色”、面色淡白的症狀,甚至嘴唇、指甲也白得很明顯,這也是血虛。我們醫生給他們摸脈的時候,由於脈中血少,脈摸起來會很細(像是河水很少的細細溪流),要是看舌頭的話,會發現舌頭的顏色也是淡白色。又或者,有些人臉色淡白的表現並不明顯,但是容易心神不寧、健旺多夢,這是因為勞神太過,而使得陰血暗耗。
著名醫書《證治準繩》中說“血者,神氣也,得之則存,失之則亡”。所以,血與“精氣神”中的“神”關係最為密切。而要全面調養人的精氣神,從補血、活血入手是常見的中醫治法。
很多人對血虛不以為然,不就是臉色不太好嗎?我說,您千萬別小瞧血虛啊,血虛嚴重了就容易引起心悸心慌、手足逆冷、便血、嘔血,以及女性的崩漏重症。
我曾經診治過一位常年帶高三考生的中學男教師。他告訴我說自己睡不好覺,天天夢到學生上考場的情景,而且最近記憶力也大大不如以前,原來一道題在課本的哪一頁、哪個位置都記得清清楚楚,被學生們稱為“活字典”,現在卻常常丟三落四。
我診脈、看舌之後,知道這位老師的病根兒在於耗神過度,血虛氣也虛。就給他開了補血補氣的方子。他卻問我,由於經常要加班,煎服中藥不是很方便,能不能開點中成藥?不用煎藥就能服用?
因為他的這種症狀,非常適合用針對“血氣兩虛”症狀的烏雞白鳳丸來進行調理,但是,這種中成藥已經被人們普遍當成女性專用藥了,直接開給病人往往會引起誤會甚至笑話,我就想換個角度跟他解釋。於是,我問這位老師:“我親戚家有個男孩,今年非想報考幼師專業,您說幼兒園老師都是阿姨,哪有小夥子進幼師的啊?”
這位老師對我說:“您這個觀念就不對了,現在最先進的幼兒園都講求男女老師比例的平衡,防止孩子們陰柔性格太過、陽剛之氣不足。即便是女娃娃,也要彌補身上的陽剛性格啊……”聽老師說到這裡,我心裡釋然了,便對這位老師說:“我給您開的這味中成藥,既適合大補女人的血氣不足,也適合大補男人的血氣不足,雖然名字叫做‘烏雞白鳳丸’,但絕對不是專門給女人們吃的,也很適合像您這樣因為操勞過度而導致的血氣兩虛症狀。記住每天早晚吃2次,每次1粒。”這個老師哈哈大笑,連說“我明白了”,鬧了半天,剛才給我講的道理,最終是講給自己的。
過了兩週,這位老師前來複診,看氣色好了很多,說是自己睡眠好多了,而且曾經“活字典”般的記憶力開始有所恢復。他還把他的愛人也帶來了一起看病。很巧的是,他愛人也屬於“血虛”,不過症狀表現卻有很大差別。這位中年女性時常感覺有些頭暈、眼花、兩眼乾澀,有時候還心悸、手腳發麻。我特地問了一下她的月經情況,說是月經量少、顏色淡。這些都不難解釋:血虛當然血就少,血少了人體的器官就得不到足夠的滋養,就像花草沒有水分的滋潤會出現枯萎現象。心臟少了滋養就會心悸;四肢少了滋養就會手腳發麻;眼部少了滋養,就會眼花、兩眼乾澀;頭部少了滋養,就會頭暈,也可能健旺,還可能睡眠不好……
“看來我也該吃烏雞白鳳丸了。”那位中年女性笑著對我說。她丈夫上次來看病的經歷,估計都原原本本地彙報給了自己的老婆。
血虛是常見的疾病,時常和氣虛、血淤等交織在一起。如果患者是年輕的女孩,我會建議她們多吃大棗、桂圓、葡萄、荔枝,這些都是補血的妙藥,而且又讓女孩子們過足嘴癮,豈不妙哉。
而像這對夫妻,已經人到中年,就需要比食療藥力更猛的處方。我想起中醫經典《金匱要略》上的一張名方——當歸生薑羊肉湯。我告訴這位女士,只需要到藥房購買“當歸”這一味中藥就可以了,生薑和羊肉自己到菜市場購買,按照當歸20克、生薑12克、羊肉300克的比例燉肉湯,自己做既是藥方、又是美食的“當歸生薑羊肉湯”。這個方子是大補氣血的千古名方:當歸補血,羊肉補氣,生薑驅寒,所以,對於平素血虛、氣也虛的人大有裨益。不過,需要注意的是:這張藥食同源的補血方子偏熱,所以適合寒性體質的人,而不適合於熱性體質的人。
幾個月後,這對夫妻來到我的診室專程道謝。我看他們兩人臉上有了明顯的紅潤,人也顯得精神了很多。我知道,做妻子的經常為丈夫、也為自己燉上一鍋芳香撲鼻的當歸生薑羊肉湯,其實,便是把自己的濃濃愛意也融進了其中。當一個人生病的時候,藥物固然重要,而親人的關懷、愛心,何嘗不是療效更佳的靈丹妙藥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