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中釘,卻在如今,成了關東人眼裡的香餑餑,彷彿只要能和他攀上一點交情,便可光宗耀祖一樣。
秦少游倒是不厭其煩,四處赴宴,一日三四場,總是大醉而歸。
宴會之中,大家都如有默契一般,絕口不提關乎於尉遲循毓之事,只是每一個人都在背後,似乎在做著準備。
終於,欽審之期已近,而在此時,秦少游早早的起了,他衣冠整齊,看著這一處新置宅院的青磚綠瓦,秦少游踏出了臥房,而在臥房之外,只有十幾個武士等候多時,秦少游則是眯著眼,並不急著走。
過了片刻,有人腳步匆匆而來,低聲道:“殿下,冀州侯上官辰到了。”
秦少游嘴角勾起一絲微笑,笑容如清晨曙光一般的溫暖,他頜首點頭:“請。”(未完待續。)
第三百五十四章:風流人物
上官辰如今已經和秦少游一樣,都成了這個風暴的風眼,他在洛陽的朱樓,幾乎已經成了關東人交際中心。
和秦少游不同的是,秦少游若是與人交涉,都是與人正兒八經的談正事兒,而上官辰呢,無他,花天酒地而已。
而這種花天酒地,卻是不可或缺的,朱樓如今已經成為了整個神策府的重要情報來源地,為此上官辰甚至是不辭勞苦,專門培養了一批歌姬,讓她們打探訊息,而與此同時,他買下了一批家奴,散播於洛陽內外,將這洛陽城裡說發生的事原原本本的讓人記錄成冊。
神策府已經越來越倚重起朱樓了,因為他們很快發現,朱樓送來的一些訊息極為重要,若是進行一歇分析,不只是能夠對洛陽城裡的一些複雜關係進行梳理,使神策府雖然臨靠洛陽,最後卻是成了聾子,瞎子,一些看上去似乎很尋常的訊息裡,也能找尋出許多的蛛絲馬跡。
諸如此類的事,總是會發生,而且在嚐到了一處甜頭之後。原本對朱樓帶著幾分不滿的神策府高層也開始動心了。
想想看,某位關隴門閥的子弟近來突然跑到了洛陽,似乎四處在招募一批女婢,原來這子弟乃是崔家的人,崔家的人想要做什麼呢?很多事其實都可以一葉知秋,待論證和分析之後,便可得出,似乎是崔家有意拉攏住隴西李氏,那位李氏的家主也是駙馬,在關隴門閥內部,亦是財大氣粗,聽說此人不但愛女人,更該良駒。前些時日,賊寇肆虐隴西,李家似乎想要再招募一支私兵,以備不時之需。
明白了這個,連買賣都好說了,神策府有的是良駒。針對這種情況,立即提高一些馬價,反正用不了多久,馬匹的需求量極有可能大增。
很多不起眼的訊息,既是財路,同時也是神策府的重要判斷依據,甚至王據,也開始依靠這種資訊來斷事了,朱樓的訊息。每隔五日會由人匯總起來,然後摘選出一些較為重要的資訊,以邸報的形式,擺在王據的案頭上,秦少游那兒也有。
久而久之,朱樓的地位開始如日中天起來,現在上官辰能爭取到的預算,幾乎佔了神策府開支的百分之四。雖然遠遠不如工房的四成和神策軍的三成預算。可是一個這麼不起眼的地方,卻依舊有讓人咂舌的影響力。
今日秦少游要上朝。所以無論如何,都要見上官辰一面。
而上官辰起初知道秦少游要拜會各方的人士,所以也不急著稟見,直到今兒一清早,便很默契的趕了來。
二人的關係,有些奇怪。親朋不算親朋,可若說是部屬,又覺得有些生分。
上官辰膚色保養的極好,似乎日子過的很不錯,他這一身衣裳。似乎都是孟津最頂級的裁縫量身定製,剪裁的十分合體,現在他是風口上的人物,可謂無人不識,甚至這廝揮金如土,對於神策府來說也有一樣好處。
正因為他的風流倜儻,再加上揮金如土,朋友遍佈洛陽,所以名氣極大,許多人將他比喻做是古時的潘安,因而許多人都以模仿他的生活習性為榮。
比如上官辰愛吃茶,他吃的茶,往往要先泡上一壺,而後迅速將水倒了,再續一壺,方才肯吃,前頭那一泡,在他看來只是洗茶而已。於是乎,大街小巷的文人墨客,高門子弟都學著這樣洗茶,還自以為得意。
比如上官辰愛喝孟津釀造的美酒,孟津的酒更烈一些,一開始很難推廣出去,所以往往都是去大漠裡兜售,不過這種酒醇厚不少,於是上官辰拿這酒來待客,用不了幾天,整個洛陽城便以飲孟津酒為榮。
比如上官辰愛用孟津的絲綢布料,比如他喜歡在月初的時候去孟津一趟,讓技藝高超的孟津裁縫為他裁剪新衣,這孟津的裁縫店裡,頓時是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