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隴門閥的領軍人物,往往都來自於河北?真要追溯起來,這倒是和五代十國的北朝為了拱衛京師的安全,便在河北建立了六個軍鎮,合稱六鎮。初期六鎮將士大部分是鮮卑貴族,還有一部分是漢人豪強,但後期漢人逐步成為主體。這批軍事貴族以武川鎮軍人為班底,定居關中,胡漢雜糅,文武合一。
此後,這些河北六鎮的軍頭,如崔氏、李氏、王氏等等,又與關中地區的豪族結合,互為聯姻,最終締造了這大唐最強大無比的力量。
所謂的五姓七家,其實本質上就是河北的軍頭世家,而處在萬年縣的絕大多數關隴門閥,雖然也是這個集團內部的得利者,如韋氏、上官氏之類,則一直屬於從屬的地位。
只是武則天遏制關隴門閥的時候,關隴門閥內部,卻被狠狠壓制,尤其是關東門閥,素來被關隴門閥所忌,現在韋氏直接拿秦少游去彈壓關東門閥,這對關隴門閥,甚至於崔詧、鄭榮等人來說,都是讓人喜出望外的好訊息,韋氏這是藉此,來提高韋家在關隴門閥內部的身份和地位,憑著她這一手,就足以讓關隴的豪族對她產生好感,甚至聲望要隱隱超過其他各家了。
如此一來,流放在外的韋玄貞,豈不是正好可以水漲船高。
這一次,即便是崔詧亦是臉色沉了下來,因為他清楚,這一手實在是漂亮的過分,武三思提出這一手借刀殺人,崔詧當然知道這其中的危險性,一方面,韋氏可以藉此奪取名望,在關隴門閥的內部,得到更多的代理權,這就嚴重的傷害到了崔家,而另一方面,這顯然是鋌而走險,甚至有些養虎為患的做法。削弱關東的同時,也削弱了五姓七家在關隴內部的聲望,可是秦少游卻平白得了一郡之地。
可這個陰謀詭計最厲害之處就在於,崔詧居然無法反對。
壓制關東門閥,乃是關隴門閥的心願,這些年來,在武則天的有力支援下,關東門閥趁勢崛起,隱隱有與關隴門閥齊頭並進之勢,這讓關隴門閥內部,幾乎是敢怒而不敢言,仇恨早就積壓在了心裡,而現在,如此一個大好打壓關東門閥的大好時機,若是崔詧站出來反對,那麼其他各姓會怎麼看呢?
我們之中……出了一個叛徒啊。
崔氏的地位,遠遠不只是崔氏本身的實力,固然崔氏強大,甚至到了左右政局的地步,可是真正的實力,卻在於他乃是關隴門閥的代理人,他集合的力量,來自於關隴數以百計的各姓豪門,可是一旦,崔氏反其道而行,不再維護這些人的利益,反而反對這件讓各姓拍手稱快的事,那麼崔氏的聲譽只怕要遭致重創,自此之後,誰還肯以你馬首是瞻?
崔詧無法反對,甚至連一句異議都不能有,他唯一能做的,就是擺出一副歡欣鼓舞的樣子,極力的贊成,因為……他沒有選擇。
……………………………………………………………………………………………………………………………………………………
第二章送到。(未完待續……)
第二百零四章:新君
崔詧抿著嘴,並不做聲。
而崔詧不做聲,其他人也就不好說什麼了。
畢竟秦少游的功勞確實是大,也有人打小心思,秦少游這是從龍的首功,而自己是叢功,若是秦少游得到厚賜,自己的賞賜怕是不會低,現在反對武三思的倡議,頗有點搬石頭砸自己腳的意思。
武三思話音落下,李顯卻是呆了。
顯然他對此瞭解的並不清楚,也不知武三思說的是好是壞,他心裡是極感激秦少游的,見武三思說的有道理,滿朝又無人反對,便道:“諸卿以為如何呢?”
這是照例的一句問話,某種程度,也說明李顯的不自信。
可是李顯這樣問,卻是把崔詧弄得很是尷尬,假若這個時候,狄仁傑若是在也就好了,狄仁傑畢竟沒有牽涉到什麼利害關係,而且性子剛直,有什麼就敢說什麼,偏偏是他只好繼續充耳不聞。
倒是有幾個御史躍躍欲試,可是看了看三省中的諸公,一個個沉默寡言,終於還是打了退堂鼓。一些關東世家出身的,心裡倒是憤恨難平,正要搜腸刮肚的想好措辭,卻聽李顯道:“既如此,那麼如此殊榮,秦卿也是得之理所應當,恢復弘農郡,供養神策軍,秦少游拜為弘農郡王,敕其為神策將軍,既諸卿無人異議,如此甚好。”
秦少游便站出來,道:“陛下洪恩,臣受之有愧。”
李顯只是笑吟吟的看他,道:“你若是不受,那麼就是朕有愧了。”在秦少游勉強,他倒是恢復了些信心,再不似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