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雖然已經連續了許多天,也沒有任何的音訊,不過人總是善於欺騙自己,於是許多流言蜚語便散播開來。
“神策府有的是金山銀山哩,秦家一頓飯,要吃掉二十頭牛。”
牛在尋常百姓眼裡,是最值錢的肉食了,因為官府禁止殺牛,貿然殺牛的,都是重罪,所以一般的牛肉,都是那些老死的牛,也正因為如此,牛肉的價格,往往居高不下,甚至價值是尋常肉的十倍不止,許多人一輩子都不曾吃過牛肉。而一頓飯就吃掉十頭牛,在他們眼裡,就已成了了不起的事了。
“呀……不至於如此鋪張吧,秦家這樣有錢?”
“錢?錢對秦家來說算什麼,秦家上茅房,同的都是錢票。十貫一張的。”
錢票這東西,他們自然不曾見過,只知道在弘農和洛陽城裡的富戶們手裡有,平常的百姓,哪裡有擁有的資格。
於是更多人嘖嘖稱讚,他們的心裡,也不再覺的開始吃起了定心丸,看來……秦家要修河,是不假的了,秦家這樣有錢,也不會吝嗇於撥發錢糧,好日子就要到了啊。
於是有人聯想到,自己到某個遠親,似乎也在弘農裡做工,似乎也髮際了,年節會來到時候,穿著到衣服既鮮豔,又華麗,還是騎著馬回來到,嘖嘖……
日子就這樣一天天過去,天氣越來越冷,終於還是有人不耐煩了,當公差們開始在城外收拾屍體的時候,幾個膽大的青年,不禁把他們攔住,許多人圍攏來,有人道:“為何還不開始修河,這……都要開春了,錢糧還沒來嗎?”
差役們面露難色,有人道:“噢……縣裡已經去催問了許多次,嗯,使君大人也是急切道很,可是那邊,沒有音訊,河南府那邊,都在傳,說是神策府不肯撥發錢糧,弘農王殿下捨不得。”
“什麼……”
有人暴怒,有一種希望幻滅的感覺,於是有人勃然大怒道:“他這樣有錢……一日次這麼多頭牛……為何出爾反爾,我們在此,已經侯了這麼多天,他家有金山銀山,有金山銀山啊……”
“這……這……這……這就不知了,只是曉得,孟津那兒,錢糧確實是堆積如山,可是不肯撥發啊,他不撥發,我等有什麼辦法,哎……哎……這怪不得我們,在弘農王眼裡,我們是一個屁,大家都是鄉里鄉親,難道我還會害了大家?此事……啊……此事……怕是……”
一下子……
所有的怒火都已經挑了起來。
不知是誰憤怒大吼一聲:“我們被騙了,我們被騙了,那姓秦的,那神策府,把我們騙了,啊……”
一切希望都已經幻滅。
憤怒開始蔓延,有人不懷好意都大吼:“要討個公道,討個公道……孟津有堆積如山的錢糧,有的是堆積如山的錢糧啊……”
張皇失措的人左右四顧,看著四周一張張扭曲的臉,他們懦弱之下,那心底深處最原始的怒火,也不禁迸發了出來。
………………………………………………………………
第二章送到。(未完待續。)
第四百二十三章:天地不仁
民變,素來是歷朝歷代的頑疾。
尤其身處這並不發達的時代,天高皇帝遠,一旦積攢了不滿,那麼便極有可能會發生聚眾的民變。
只不過真正的民變,往往訴求不一。
大多數時候,所謂的民變,其實並不是針對朝廷,也絕不會有改朝換代的訴求,某種程度來說,目光短淺的百姓,不過是發洩不滿而已。
只不過當**碰到一起,愚昧無知的民眾開始被一群人組織起來時,才會真正的醞釀出所有統治者們頭痛的訴求——造反。
現在的民變,即便是在河南,其實也不過少見,幾乎每隔十幾年,總有一群不滿的百姓,寧願用自己的血肉之軀,也要去和欺壓自己的‘官府’同歸於盡不可,而今日的民怨,更多的則像是某種臨時起意的發洩,許多人都是盲從的,只因為自以為得到的東西即將失去,而心中產生的不滿,又或者是,被身邊的人叫囂所感染。
這樣的情緒或許說即將發生的行為,甚至連民變都不是,因為但凡這個時候,只要官差們呼喝幾句,揪住帶頭之人,恫嚇一番,這些無知的百姓,就會很輕易的開始冷靜下來,開始掂量起後果,不禁開始後怕,最後畏縮。
百姓……是沒有這麼容易敢滋事的,除非到了萬不得已的時候。
只是……
官差們沒有多說,而是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