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神策府如今歲入是五千萬貫,這個數字,大家想必也有耳聞吧。”
五千萬貫……據說還是保底收入呢。
其實許多人,早就坐不住了,這事兒他們當然有耳聞,正因為有耳聞。所以才動容啊,這是多大一筆錢,在大唐,一貫就是一千錢。兩一千錢就勉強夠養活一家三口了,雖然日子過的清苦,卻也說明這一貫錢的價值有多高,可是在這個數字上乘上五千萬呢。這是何等可怕的數字,家財萬貫,就足以誇耀。何況是這個?
武三思卻又道:“可是神策府那兒,早就有所估計,只要這河一開,何止是五千萬貫,便是歲入再添三五倍,也不過是小事一樁而已,諸位……想想開,這對於神策府,對於秦總管來說,是何其大的事。”
不少人更是倒吸一口涼氣,五千萬貫,還要再添個三五倍都不成問題,那豈不是數億貫嗎?這是什麼數字,簡直就聞所未聞,於是許多人心裡瞭然了,武三思的意思,大可以說是告訴大家,因為如此,所以可見修河對於神策府和秦少游的必要性,換做是誰,若是能讓自己的財富暴增三五倍,這事兒也非要去做不可啊。
只不過……許多人卻不由有些反感,為了你們神策府的私利,卻是如此大動干戈,折騰大家拓河,這……
而武三思要的當然就是這個效果,財帛總是動人心的,他本就是個貪婪成性的人,正因為貪婪,所以才更明白這個道理,想必在座的諸位,已經起心動念了吧,這是多少錢啊,真正是天文數字啊。
當然……換做是任何人,得知有人躺著賺這麼多錢,都不免心生出一些不好的情緒,若是平常人,大家早就衝上前打搶了,可是偏偏,掌握這筆財富的人,是秦少游。秦少游是無人敢去搶的,就算是朝廷也得掂量掂量著自己的分量,何況是其他人?
不過……
動心思的也不是沒有。
許多人臉上露出了貪婪之色,他們不敢去搶,可是並不代表他們沒有希望啊,神策府要修河,修河就需要大家效命,而要效命,總得給點好處,把人餵飽了,方能安生的做事不是?既然你們神策府有這麼多錢財,若是從指縫中漏出那麼一丁點出來,哪怕是幾萬貫,對於一個小小的縣中使君來說,都足夠滿足了。
這……其實就是自古以來官場的規矩,錢嘛,總該見者有份,總不能你一人吃肉餅,大家連湯都撈不著。
而很快,武三思就給了他們希望:“所以爾等放心,神策府這番是不吝錢財,非要把這樁大事辦妥當不可,那弘農王,也絕不是吝嗇小氣之人,諸位可知,他養一隊神策軍,不過寥寥二十人,一年要花銷多少錢財?”武三思神秘一笑:“不多,一年兩千貫而已……”
這一下子,又讓人動容了。
養二十個大頭兵,一年兩千貫,這你孃的……還真是不把錢當錢啊。
雖說大頭兵需要戰馬、戰功、戰刀,需要喂人餵馬,多多少少,還需要給點薪俸,好讓人養家餬口,可是就算是糟蹋,那也不是這樣糟蹋的。
很快……許多人激動了。
這秦少游一年是多少的收益,連養個大頭兵都是如此,自己好歹也是一縣的使君啊,如今算起來,大家也算是在大總管的治下,此番秦少游又敦促大家修河,修河倒也罷了,這河一修,秦少游便是金山銀山入賬,那麼……
許多人嘿嘿笑起來,甚至有人開始琢磨,難怪這位傳言和秦少游不對付的梁王殿下居然也對此事熱衷起來,這……你孃的只怕也是惦念著這個好處吧。
…………………………………………………………………………………………………………………………………………………………
第二章送到。(未完待續。)
第四百一十四章:雙喜臨門
武三思似乎早就摸透了這些人的心思。
其實這也是歷來的潛規則。各縣的使君,大多都是一些士族和門閥的門生故吏,也有一些旁系的子弟。
這些人的出身並不好,雖然遠遠不是平民百姓巴望的上,可是比起真正的直系子弟來又是一個天上一個地下。
就如那韋弘敏,也是旁系出身,別看出身在韋家這樣的大族,不過地位並不高,年輕的時候飽受過白眼,也吃過一些苦頭,若不是自己稍稍有幾分本事,總算是熬了個刺史,後來又蒙韋后青睞,這才青雲直上,只是像他這樣際遇的人,卻已是極為難得了。
而在座的絕大多數人,真要說有什麼享不盡的榮華富貴,那便是扯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