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涉獵不多,武周的稅收,沿襲於唐初頒佈的均田令,而主要徵收的稅賦,其實並不是錢,而是租粟、絹、棉、麻、納布等等,至於商稅,也不是沒有,只是這個時代徵收商稅十分麻煩,所以單單是錢的話,一年的歲入也不過數百萬貫而已。
數百萬貫看上去很多,可是對於朝廷這麼一個大家子,可就是杯水車薪了,你養兩百不到的兵,幾個月就是數千貫,傻子才給你報銷。
秦少游很糾結這個問題,在鼓足勇氣後,他決定繼續打斷武則天,道:“陛下,臣的話還沒有說完,除此之外,此次……”
武則天顯得有些尷尬,雖說秦少游沒有直接伸手要錢,可是意思很明顯,當著這麼多人面,你好意思談錢?
武則天淡淡道:“秦卿家實在是功不可沒,你方才所言之事可謂字字珠璣,直指團結營的弊病,有道是國雖大,好戰必亡,忘戰必危;因而這兵事決不可荒廢,孟西團結營為天下各團結營樹立了典範,朕既知問題的根源,也唯有披荊斬棘,革除弊病,如此,朝廷方能高枕無憂。”
她故意開始沉吟,一副當機立斷的樣子,繼續道:“從即日起,團結營再不受州府轄制……朕要在洛陽設團結總營,效仿南衙,分列武騎團營十五團,轄制各道團結營。至於你所言的食戶之事,朕也務求尚書省,必要落實清楚,該食戶三千的就是食戶三千,少了一戶都不成。秦卿以為如何?”
秦少游真是哭笑不得,他終於明白,為何歷來討薪都是個巨大的難題了,他只得苦笑道:“聖人聖明。”
見秦少游愁眉苦臉狀,武則天不由哂笑,不管怎麼說,人家可是自掏腰包的大功臣,天底下只聽說過食君之祿忠君之事的,哪裡聽說過自掏腰包消解君憂的。
武則天抿抿嘴,道:“至於孟西團結營上下,都立了大功,朕豈可不賞,不妨如此,卿等所虜之物,無論是刀槍劍戟又或是戰馬、船隻,盡皆分賜團結營上下諸卿,此外,凡立功者,都要頒發永業田,功小則賜田五十畝,若是功勞大,賜田兩百畝,秦卿以為如何呢?”
封建王朝裡,直接賞錢的事確實是少,一般是都是給地,當然,也有更喪心病狂的,直接拿布匹和糧食當做你的薪水,你不但得負責做官,為朝廷效力,發了工資還得投身於商業活動。當然,其實這不算狠,真正狠的,是直接給你發寶鈔,而且還是辛巴威的那種,讓你一家老小全部吃糠咽菜。
現在授田,對於秦少游來說,其實已經是最好的結果,某種程度來說,其實……秦少游覺得自己挺幸運,還好這個時代沒有出現交子、寶鈔,否則以武則天這性子,還不滿世界的印面值一千貫的寶鈔出去發工資,秦少游和他的將士怕是真要做好去啃樹皮的打算了。
…………………………
好吧,再順便求點票兒!(未完待續……)
第一百四十一章:武家軍
只是不得不說,武則天一道旨意,總算是解決了團結營眼下最難的問題。
至少……食戶是實打實的了。
現在秦少游乃是河南團結營都尉,河南道團結營暫有四營人馬,人數接近一千,如此算下來,食戶就有一萬五千戶,這絕對是個驚人的數字,已經相當於一箇中等縣城的人口了。
而按均田令,這一萬五千戶有地近五十萬畝,五十萬畝地養著一千人,雖然前頭的投資沒有報銷的可能,可是往後至少可以讓秦少游止損,不必再為糧餉的事來操心。
當然,叛軍的所有器械、糧草也賞給了團勇,也還算豐厚,雖然武則天有借花獻佛之嫌,可是人家是皇帝,皇帝本身就不喜歡和人講道理的。
至於編制的問題,其實也算是利好,團結營當年名義食戶三千,實際縣裡只撥付八百食戶,這是為何?無非就是你就算覺得吃了虧,官司打到了河南府,這河南府多少會偏袒縣裡,也正因為如此,孟津縣才不會把團結營當一回事。
而現在設了個團結總營,屬於獨立的機構,那麼就和地方上沒有瓜葛了,縣裡的人不必理會,即便是河南府裡的人來了,也大可以晾到一邊,丘八才不跟你講道理呢。
秦少游忙是謝了恩典。
只聽武則天繼續道:“此番功勳最顯著的,就莫過於你秦少游了,諸卿說說看,該當如何封賞為好?”
大臣們即便再討厭秦少游,也曉得這個功勞是人家一刀一槍殺出來的,不重賞實在沒有道理,只是這個傢伙實在有些妖孽,再鑑於此人之前在學裡的種種作為,實在讓人覺得有些後怕。因而大家不得不留了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