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325部分

有人不願意牽涉其中,所以掛印而已。

也有人對於大唐,依舊還是忠心,如尉遲循毓這樣的開國功臣之後,他們家族的一切榮耀,都與這個王朝息息相關,固然讓他們留在這裡,能得到不少好處,可是總覺得對不起列祖列宗,於是索性攜家帶口而去。

田產暫時可以拋棄,官位暫時也沒有不要,畢竟……許多人不是韋家的親信,留在這裡,誰曉得會不會被認作是******,韋家人敢殺太子,敢殺四皇子,難道還會在乎你嗎?

而洛陽的二皇子……終究還是最後的希望。

對秦少游看不慣的人,尚且可以安慰自己,說自己這是要去投奔皇子,而破罐子破摔的,甚至恨不得直接插翅去長安,恨不能讓秦少游立即提兵,將這些韋家的人,殺個一乾二淨。

許多人開始動身了。

到處都是大車,甚至一些百姓,也開始參與其中。

大量的逃亡開始,通往洛陽的道路上。人流絡繹不絕。

…………………………………………………………………………………………………………………………………………………………………………………………………………………………………………………………………………

洛陽城裡,本來一切如舊。

秦少游從衛州趕回洛陽,這洛陽城,比之從前已擴大了一倍,以至於城牆將整個洛陽一分為二,導致城內和城外的道路開始堵塞起來。

擁堵。似乎成為了整個洛陽頭痛不已的問題。

因為城門只有這麼幾個,所以入城的通道也只有這麼多,人口的暴增,導致每日出入城門的車馬和人流往往將各處城門堵的水洩不通。

莫說是百姓,便是連巡城的官軍,也是經常被堵的進退不得,尷尬的很。

眼下王琚的意思是,可以拆除現有的洛陽城牆,而後再在洛陽的外圍。修建更大的城牆,不過……秦少游對此,卻沒有太大的興趣。

拆掉城牆,就意味著城內城外不再是幾個門來出入,內外街坊都可以連通,成井字形的結構,如此一來,進內城和出外城的道路就憑空多了上百條。這固然是好事,可是修建新城牆是什麼鬼。這等於是,拆掉了一個小圈,卻在原有的基礎上,修建一個更大的圈,把擴充的城市,全部容納進去。只是這個範圍更大的城牆,不但耗費巨大不說,最重要的是,假若未來,洛陽的人口繼續增長呢?

難道以後繼續拆。繼續修?

這顯然是一件很無聊的事。

人口暴增,其實是板上釘釘的事,在幾年之前,城市的職能,不過是官府治所的衍生罷了,因為治所在這裡,人們又有交換的需求,於是市集出現,人們互通有無,緊接著,一些人因為固定交易的需要,漸漸的有人開始定居,成為了非農的人口,只不過……城市的大小和人口多寡,其實也在於城市的需求。

因為有許多官人和商賈在住,因而就需要奴僕,需要供給商賈歇腳的客棧,需要一些煙花之所,可是這並不代表,這個容量是無限的,假若有人跑來洛陽,卻是連生計都沒有,這豈不是來找餓肚子的?

工作,才決定了城市的規模。

如今因為商業的繁華,手工業的興盛,再加上各行各業的行業開始細化,理論上來說,現在的洛陽,需求的人口幾乎已經可以到無限的地步,至少現在……已經沒有了孟津了,這倒不是因為孟津被秦少游所裁撤,而是因為洛陽和孟津距離不遠,兩座城市已經聯成了一片。

若是在這外圍建城牆,這豈不是吃飽了撐著?

所以秦少游的主意是,先拆,至於修不修城牆,再行打算。

一聽說不修城牆,倒是引起了譁然。

這不安全啊。

城牆防禦,在這個時代是鐵律,一萬的精兵,只要配屬得當,城中有足夠的糧食,完全可以依託著城牆,將城外的十萬精兵拒之門外,固守個幾年完全沒有問題。可若是沒有城牆……

秦少游對此,也是頭痛,畢竟守舊的觀念還是頗為強大,所以自己只能依託代表,現在大家注意力都在城牆上,前來請託的人不少,議事堂那兒,也是沸沸揚揚,卻終於還是有一件事,徹底把所有人的注意力,統統轉移開了。

尉遲循毓到了。

這位仁兄帶著家中數百口人,浩浩蕩蕩的租用了十幾條船,帶著他們尉遲家能帶走的所有家業,抵達了洛陽碼頭。

他沒有叫人去向秦少游報告,而是到了洛陽